老大河 作品

第229章 半月談

 甄鑫離開日月島時,曾讓老丁去對庫存的那些火藥進行配方的改進。

 硝、硫磺、炭,這三樣為人熟知的主原料,經過一定比例的攪和,便是此世所用的黑火藥。

 只是這個時代,火藥的威力雖然比前宋時大有改進,但依然還是沒摸到最佳的配方。

 即使到了明末,硝一兩、硫磺一錢四分、柳炭一錢八分,依然也不是最佳的配比。

 甄鑫雖然製造不出威力更大的黃火藥,但是調製出威力最強的黑火藥,還是勉勉強強能做得到的。

 無非是用最精密的測量工具,進行不斷的試驗。當然,最重要的是,還得需要一個不怕死的老丁!

 火藥在任何朝代都屬於違禁品,再有天大的能耐也買不到。但是主材料所用的硝可不是。

 甄鑫讓高寧去找她爹先要一船過來,同時在瓊州尋找硝礦。並且趁著日月島統一改造公廁的機會,還能天天刮下不少。

 至於炭,就更簡單了。無非是檢驗用哪種木材來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至於硫磺,比例最少,隨處都買得到。

 軍工學院以及軍工研究所,被安置到維京島。趁著徐夫人還在廣州,甄鑫給了老丁一個“軍工學院院長”的名頭,將其趕回維京島,重點進行火藥的研發與生產。

 同時,還給了他另外的一個任務,就是火炮的開發!

 後世許多的史書上,為了對火藥發明地進行佐證,把火槍的發明提前到了宋朝,把火炮的發明提前到了宋末元初的戰爭。

 宋時確實出現一種名為“突火槍”的火器。但是,這種突火槍不過是往竹筒裡胡亂塞點粗製濫造的火藥。與其說是火槍,不如說是可以嚇唬人的大煙花。

 而且,戰場上點燃這玩意,不僅殺不死敵人,反而經常會把自己給炸傷。因此,突火槍出現沒多久,便消失不見。

 至於火炮,說來也是可笑。

 元軍攻打襄陽時,利用回回炮的威力,向城內投擲裹著火油而燃燒的石彈,卻被當作是火炮來看待。

 一個是“炮”,一個是“炮”,字面意義上便可作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