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怕涼 作品

第209章 212名動長安

 長安人越來越多了。都是外來的學子們

 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隋朝的科舉制,武德五年頒佈選舉詔令,正月考試,二月放榜。因為李世民的上位擱置了,再加上李藝造反,徹底黃了

 而且科舉這玩意對世家不利,所以無人提及。但是李世民等羅藝嗝屁後,搞定了用黃金換糧食救河北旱情後,再次提出重開科舉

 世家自然是反對的,但是沒頂住李世民小弟們的火力,敗下陣來

 然後李世民君臣總結歷史上的經驗教訓,認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只有“任官惟賢才”,“量才授職,務省官員”,才能加強政權,達到長治久安

 貞觀元年,大唐詔令,今年加開恩科,六月考試

 唐代考生來源有生徒和鄉貢兩種。科舉分制舉

和常舉。制舉由皇帝下詔舉行,以待特別之才,隨時設科,常見的有博學宏辭科、賢良方正科等(文宗後廢除制舉)。常舉分秀才、明經、進士、明法等科。唐初,秀才等級最高,到李世民這便廢止了;明經主要考試經義;進士科在貞觀年間試策和經義

 別人進京趕考對傾城沒什麼關係,但是架子鼓這玩意,暴露出了問題

 架子鼓是姬雲所創,根本沒面世。姬家之外真正見過使用架子鼓的只有李世民。是王雲兒使用的。可以說從那之後,大唐還無人駕馭這種樂器,甚至乾脆就不知道這種樂器

 現在姬雲獨有的樂器有人可以駕馭,自然引起李世民的注意。

 官員只知道姬雲被派出去公幹了,但是幹啥,去哪了。沒人知道。但是隻要姬雲不是死了。那就沒人敢打姬雲家產的主意

 姬雲的才華讓李世民對其背後龐大的老師團隊極其眼熱。但是苦於毫無線索可尋

 當傾城的樂譜被偷印寫下送進宮裡。李世民徹底盯上了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