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火山 作品

第39章 越南湯麵店

 最終,建浩決定在鷺梁津開設一家越南湯麵店。他希望能為顧客提供既便宜又美味的河粉。

 在鷺梁津地區,已經有一家位於鷺梁津站對面后街的越南湯麵館。那條街道位於鎮公交線路上,附近有新韓銀行和一家專注於政府工作考試的私人培訓機構。那家餐廳的生意異常火爆,甚至曾接受過kBs電視臺的採訪報道。店主的妻子是一位年輕的越南女士,他們的成功給了建浩極大的信心。

 “那位店主曾經在私人培訓機構前的街道上用帳篷車賣Cupbab,他都能成功,我肯定也可以。”建浩心裡默默想著。

 他相信,自己在處理越南湯麵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他回想起小時候,媽媽常為他做的湯麵,那獨特的鳳尾魚、蔥和醬油的湯底,至今都讓他回味無窮。

 “製作越南米粉應該和做韓國小麥粉沒有太大區別,我有信心能夠做好。”建浩自言自語道。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競爭對手,建浩再次光顧了那家越南湯麵館。他悄悄地拍下了他們的菜品、店內裝飾以及餐廳的招牌照片,希望能從中獲取一些靈感。

 “最好的位置可能是那些每天都有大量從私人培訓機構出來參加政府工作考試的學生經過的街道。不過,傳統的市場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建浩在心裡盤算著。

 鷺梁津地區是眾多私立考試培訓機構的聚集地。大多數機構都提供政府工作考試或警察考試的培訓課程,這裡的學生群體正是建浩目標客戶。

 “我們可以在大創街上的加油站對面開一家餐廳。那裡目前還沒有湯麵館,應該是個不錯的位置。雖然那裡已經有一家越南餐廳,但它是由一位越南女士經營的。如果我再開一家越南餐廳,人們會不會認為食物不正宗,是假越南菜呢?也許不會。我想,如果我能在保持越南風味的同時,加入一些韓國人喜歡的元素,或許更能吸引顧客。”建浩一邊思考,一邊收集著對餐館生意有用的信息。

 他已經將從網上找到的越南湯麵食譜打印出來,準備深入研究。

 “雖然可以在網上輕鬆購買到一些食材,比如辣椒醬和是拉差,但我還是想去安山的批發店看看。畢竟,我之前只看過這些原料的圖片,從未真正見過實物。”建浩決定親自去一趟安山的商店。

 他乘坐地鐵1號線來到了金井站,然後換乘了4號線。

 “這一帶的地鐵裡,我注意到有很多外國人。”建浩有些驚訝地發現。

 其實,對於外國人,建浩並不陌生。他在華城市的塑料廠以及抱川和楊州的其他工廠工作時,就曾見過不少外國工人。然而,在這個特定區域,外國人的數量似乎格外多。

 當他從安山站走出來時,這種感覺更加明顯。他走過一個地下通道時,看到地上坐著許多外國人:有來自中國的朝鮮族,有越南人,菲律賓人,甚至還有膚色較深的印度人。他們中有些人留著濃密的鬍子,有些人則戴著頭巾,形態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