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拽拽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自古民生大於天

李裕心中也有些無奈,想不到給會給貴客帶來如此大的麻煩。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早晨的時候母親醒來,發現自己已經能夠視物,家裡的便稱讚了幾聲“神醫”。不料自家小子這就聽去了,出去玩耍的時候跟自己的小夥伴們顯擺了一通,小夥伴們自是不信,便結伴來到家中,親眼見到瞎了眼睛的老婆婆竟然能夠看到東西,這才信了自家孩子的話。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些年歲不大的娃娃,哪個不懂事?又有哪個不心疼自家父母爺奶公婆的辛苦。趁著大人還沒有出船,趕緊來到碼頭邊找尋“神醫”,求神醫為他們的父母長輩醫治多年頑疾,有一個孩子跑的急,赤腳已經被劃破滲出血來。

幾個孩子心眼實誠,頭磕到地上蹦蹦作響。

李秋心中一軟,回想當初為了給父母看病,在路上遇到狼群的故事。便說道:“好了,我答應你們,每人的家中我都會去。不過,草藥需要你們去採,你們還得管飯!”

幾個少年聽“神醫”答應下來,頓時臉上大喜。額頭上沾的沙土都顧不得擦掉,轉身就跑回家裡報喜去了,特別是那個腳上憂傷的孩子,跑的最快。卻把個李秋晾到了原地。

事到如今,多說無益。李秋眼見孩子們都跑了,也不知道該先去哪家,便索性又回到李裕家中。

一路之上,李秋的神醫之名已經傳遍村莊。見到李秋的村民,莫不彎腰躬身,執禮甚恭。李秋也都一一回禮,和顏悅色以對。

待到李秋回到李裕小院,便見其中早已擠滿了鄉親。正中一人正是老族長,就聽他說道:“.…..這吉時已經選好,若不趁吉時開船,怕是會有禍事……神醫雖然答應了,但是畢竟耽誤了神醫行程,你們定要好好招待才是。”

李秋此時大步進了柴門,衝著周圍的鄉鄰拱了拱手,又朝著一臉歉意的李裕點了點頭,道:“族長爺,小子李東君也是讀過聖賢書的,更知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道理。現下民風淳樸,鄉鄰友愛,我駐此地,如沐春風。且讓我淨個手,咱們這就看病如何?”

老族長一臉喜色,想不到“神醫”年紀輕輕,不但醫術高明,心性更是豁達。沒有半點瞧不起這些苦哈哈的意思,更難得的是謙遜有加。便讓李裕將方桌搬出,長凳擺好,就在這小院之中,看病問診。

李秋在小佑兒的伺候之下,洗乾淨了手,李裕趕緊地上毛巾讓他擦乾淨。只是小佑兒淚眼朦朧的像是剛剛哭過,估計是被他母親剛剛揍過,便摸著他的小腦袋瓜子稱讚一聲好孩子。

被大人誇讚的孩子總會有那麼一點羞澀跟扭捏,看著小佑跑去了大人那裡,李秋便來到方桌旁的長凳上坐下,然後朝老族長點點頭。

“這老規矩是,孤兒寡母的先來,家中老人先來。不過看病不能這麼論,得按照病情嚴重分先後,先讓柱子他奶過來。”老族長在一旁安排順序。

就見一個半大少年扶著一個顫顫巍巍的老太走了過來。這少年李秋認識,正是那個腳上被劃破的。此時腳上已經止了血,李秋蹲下身子看了看,見到上面有些綠色的汁液,聞了聞,認得這是小薊草,也算對症,便點點頭回到桌旁。

老族長見到李秋對一個鄉村少年都能夠蹲身查看傷情,確認李秋就是醫家弟子,這‘醫者父母心’,今日能夠遇上,也算是這小漁村的造化了。

這老太太佝僂著腰,一步一咳,在少年的攙扶下,好容易才在長凳上坐下。不過這老太卻不像老族長說的那般危重。只能說是比較痛苦。李秋早已用神識感應過,由於這老太身材佝僂,骨頭側彎壓迫了心肺,導致這老太喘氣困難,再加上心脈受創,所以看起來像馬上要死過去的模樣。

這種情形其實在老人之中很常見。也不算是大病,但是會讓人越來越痛苦,可以說苦不堪言。老族長作為一個老人,可能起了兔死狐悲的心思,他也害怕將來成了那個樣子。

李秋仍然裝模作樣的搭脈,故技重施,將木靈氣在老人全身遊走一遍。重點則放在了心脈、肺脈上。先讓其虧損的精血恢復一些,不至於喘氣這麼困難。至於老人佝僂的腰,則需要長期的養護才行。

雖然李秋看病的經驗已經“豐富”,幾乎瞬間便能看出病灶所在,但還是是堅持搭脈在一刻鐘以上。

眾人雖然圍觀者眾,但同樣也是大氣不敢出。見神醫搭脈時辰良久,更認為神醫沒有糊弄敷衍,心中對於神醫的好感不斷加深。

一刻鐘以後,眾人還在迷惑這小神醫搭脈時間如此之長的時候,有細心的人發現,老太已經不咳嗽了。

柱子他奶此時終於不再咳嗽,喘氣順當了許多。臉色也漸漸好了起來。只是腰仍然不能直立。

老族長自然看到了柱子奶的神奇變化,見到李秋還在沉吟不語,便趕緊吩咐柱子道:“快回去做飯,煮肉,好好款待神醫,快去快去,你奶有我在這裡看著。”

少年聽到老族長吩咐,答應一聲就要往家跑,卻被李秋攔住。就見李秋對著老族長道:“老人家的心脈、肺脈雖然受創,但是我亦有方法修補。但是這腰骨傾側日久……”

老族長神情一暗,不由長嘆一口氣,心道果然如此,就連神醫也是無法治他奶的頑疾。

“這腰骨傾側日久,想要復原,則頗費一番周折。需要我開的藥方再加上一番手法的按摩,經年累月才可。你且等下,我告訴你一個藥方,”李秋此時卻是對著那少年說的,“大骨熬湯,其中加枸杞子,菟絲子等,熬夠兩個時辰,每日給老人家服下。”枸杞子與菟絲子李秋在清晨的時候,看到漫山都是,並不稀缺。

老族長一聽這佝僂之疾竟然也能治,真不虧是神醫。只是少年家中哪裡來的大骨?

李裕倒是痛快,將整幅野豬骨頭搬了過來,足有七八十斤重。交給少年讓他每日都給老人熬湯壯骨。李秋也在老人家背後位置,在腎俞穴,大腸俞,環跳等穴位用點穴之法按摩了幾遍,直到少念徹底學會才罷手。

少年揹著野豬骨,自有族長派了人攙扶著老人回家。

便聽老族長再喊一聲:“老三家的,過來。”

人群中便有人主動閃開,顯出剛死男人的寡婦與小孩子來。只是這寡婦有些抗拒在大庭廣眾之下與其他男子靠的如此至今,而且還要搭脈。

李裕家的過去一把拉住了她的手,把她拽到方桌旁坐下。一旁的老族長也哼了一聲道:“扭捏什麼,神醫來到此地,多大的造化,李裕他瞎眼老孃都被治好了,你怕的什麼?”

李秋看出了這寡婦的窘迫,跟李裕家的要了一塊布巾蓋在她的手腕之上,隔著布巾搭起脈來。

周圍之人全都瞪大了眼睛,就連老族長也驚訝起來。搭脈本來就是憑藉脈象獲悉病人的病理,這神醫小小年紀竟然能隔著布巾診脈?如此診脈能診的清楚麼。

李秋根本不管這麼許多,他搭脈本來就是裝腔作勢,是否隔著布巾根本沒有關係,憑他的修為,對面之人就算隔著石頭他也能看出病灶來。

木靈氣在婦人的身體遊走了一遍,李秋簡單一看,心中明瞭,便不由嘆了一聲,收回了搭脈的手。

眾人還以為神醫又要搭脈搭個半時辰,哪料到神醫剛將手放上就收了回來,這麼快就診出病情來了?

老族長也一臉不解的看著李秋,等著神醫說話。

“哎,都說‘哀莫大於心死’,這位小嫂,心中鬱結,腎、肺、脾三脈精氣虧損極大,怕是眼睛已經開始出現昏花之症。如若不能自行看開,調節一二,任憑汙氣積聚,怕是幾年時間就會雙眼失明。”李秋一眼就發現了這個寡婦的脈象與李裕的老孃幾乎如出一轍,只是這個小婦人心中鬱結更甚,心神都有些不穩,再繼續下去,怕是會變得瘋瘋癲癲。

李裕家裡的侍奉了瞎眼婆婆這麼些年,哪裡不懂得這婦人的心思。過來扶著那寡婦的肩膀,輕輕的拍了拍。

倒是老族長生性剛強,聽著神醫的意思,這老三家裡的還是想不開,整天以淚洗面才將自己糟蹋成了這個樣子。旋即站起身來,指著她就想喝罵幾聲蠢婦,卻又想到老三才死了月餘,屍骨都沒有找回來,再看看幼小的孩子,“嗨”地一聲,又坐回到凳子上了。

寡婦看到族長動了真火,嚇得從長凳上滑落,跪在地上抽泣起來,誰知這一哭不要緊,竟然一發不可收拾,很快變成嚎啕大哭。

“族長爺,不是我不想支撐家業,實在是我一個婦道人家,平日裡只會做飯縫衣,本來家中就沒有積蓄,這一個月來,家中米麵已空,我與孩子餓了幾天了。若不是老族長可憐我們孤兒寡母,昨日給了十斤肥肉,我昨日原本打算就帶著孩子跳了這犀牛海,隨著我們家那死鬼老三去了!”寡婦此刻將自己的不幸與艱難盡說與老族長聽。

“嘭”地一聲,老族長一拳打在方桌上,已是怒極氣極。此時他的胸腔劇烈的起伏,旁邊的李裕等人怕老族長給氣出個好歹,連忙上來攙扶。被老族長一把推開。

“蠢婦,”老族長終於罵了出來。“你怎麼就不想想自己娃兒,怎麼敢動自戕的念頭哦。哼,既然你一個人無法支撐家業,老頭子就給你找一個人支撐。來啊,讓全村人都來這裡,今天老頭子給你做主,咱們村裡的後生,但凡成年的,還是光棍一個人的,你儘可以說出來,他敢說個不字,看我不把他祭了犀牛海神。”

老頭子這是被氣昏了腦子,開始亂點鴛鴦譜了。

便有人提醒他道,說是這樣於理不合,亂了禮法,畢竟老三才死不久,屍骨未寒。

“屁的禮法,”老族長朝著那人啐了一口道,“活人還要替死人遭罪。咱們這裡,好好的過日子才是正經。你沒聽老三家的都要去跳海了麼?這狗屁的禮法,差點害了兩條人命。沒有男人支撐著,家裡面是個什麼光景你們難道不清楚?當年裕娃子才十歲就跟我上船去了犀牛海捕魚,差點就死在了海上的事情,你們難道忘了?還是你們想著自家的孩子十歲就去海上跟風暴搏命?”

一連串的發問,將眾人說的無言以對。

倒是李裕的老孃摸索著走了過來,此時雖然她能感覺到光亮,但是李秋仍然讓她蓋著布巾遮住雙眼,免得傷了眼睛。

李裕過去攙扶住自己的母親,帶她來到族長跟前。老夫人來到族長跟前,笑著說道:“好我的族長喲,有這樣的好事情,為什麼當年卻對我提也不提。”

一句話將老族長問住了,周圍的人聽了此話,知道李裕老孃性子豁達,也都附和著笑了起來。

“常言道,‘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女人嫁了男人,不就圖這兩樣麼。眼下老三家裡的沒了男人,族長為她做主再尋一個良配,更如同她的生身父母,恩同再造。只是,你讓一個剛死了男人的寡婦,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去挑個男人,豈不是逼著她頂一個水性楊花的名聲?就算是老身我臉皮厚實,也做不出這等事來。”

老頭子被李裕他娘一句話點醒,再看看老三家的,早已將臉埋到了地上,不敢見人了。也知道自己情急之下行事糊塗,忘了這麼一茬。

嘴裡卻是不依不饒,絮叨著:“我就是看不慣她尋死覓活的樣子,看著就來氣。”

老夫人看到老族長已經醒悟,便讓李裕扶著來到寡婦跟前,伸出手去要摸那婦人。婦人趕緊起身握住了老夫人一雙手。

老夫人握了握寡婦的手,再摸索到她的臉上,用手擦了擦她臉上的淚水道:“孩子,你比我命好。裕兒他那死鬼老爹當年就那麼狠心的走了,我也是整日以淚洗面,終於哭瞎了眼。可不敢有那種跳海的心思哦。老婆子當時也想尋死來著,看看孩子,一想到我的孩子成了沒爹沒媽的孤兒,這心裡就像被千刀萬剮似的,痛的受不了,就熄了尋死的念頭。咱們女人啊,哭;他們男人啊,累。都不容易。現在你當了母親,凡事多為孩子想想,咱們多活一天,就是孩子的福氣不是,你說對吧。”

寡婦聽了頻頻點頭。

“老族長的話自然是為了你好……你先別急著回話。你呀帶著孩子先回去,好好的想一想。過幾天,等老婆子的眼睛好了,嬸子到你家中坐坐,替你仔細琢磨琢磨。”

寡婦又害羞起來。不過剛才的悽楚模樣倒是消失不見了。對著老族長、老夫人還有神醫拜了一拜,抱著自己孩子回家去了。

“還敢跳海?反了她了。”老頭子還在喋喋不休,全然忘了來這裡的初衷。

李秋從頭到尾看完這一幕,心中無論是對老族長,還是對李裕的老母親都起了敬仰之情。特別是老族長的話,言猶在耳,振聾發聵。

許久不見老族長髮話,眾人也不敢到跟前讓神醫看病。

不過,自然有人不請自來。

就見一個胖胖的婦人走了過來,在神醫前的長凳上坐下,把袖子一擼,露出一截粗壯的手臂來,衝著神醫諂媚笑道:“神醫,俺不像老三家裡的那麼嬌貴,俺的胳膊你儘管摸。俺想跟你問問俺的月事不調……”

“已有孕兩月了”,李秋不用摸脈便看出了這婦人有孕在身,可能是她本人肥胖,並沒有往妊娠上面去想。

“啊……我說怎麼月事不調……都是這個死鬼,每次都嫌魚鰾有腥味……”胖女人站起來就往外走,走得虎虎生風。人群裡一個矮壯的男子聽到女人懷孕,連忙跑過來攙著,嘴裡說著“可不敢走快樂,小心我兒子,小心我兒子”,卻被胖女人揪住了耳朵,一路上哭喊著回家去了。

“哈”,周圍的人全都笑了出來。

“個沒用的東西。”老族長看到矮壯男子沒出息的樣子,罵了一句。繼續喊道,下一個。

就這樣李秋一連看了二三十人,直到傍晚時分。午飯都是在方桌旁吃的。

此時,就算李秋是一個修真之人,也不免有了幾分疲態。老族長自然瞧得出來。便將其餘的人全部轟走,說是明日再看,神醫還在。眾人這才散了。

到了晚飯時間,老族長便安排人趕緊造飯,讓神醫趕緊吃了,早早休息。當然,依著他老人家的意思,什麼豬肉,羊肉,驢肉的全都端上來,一定要讓神醫吃好了,虧待了半點也不成。

李秋連忙阻住,拉著老族長的手說道:“老人家行行好,昨日的豬腸子還沒有消化,中午又吃了些豬肉羊肉,實在是不好克化。還請族長體諒。不過,如果有那時令小鮮,野菜瓜果的,小子我這裡倒是多多益善。”

老傢伙想想也是,這神醫一看就是大家出來的子弟,尋常肉食怕是早就吃膩了,可能覺得這山野之間的野菜瓜果才有些新鮮,便點點頭,吩咐村裡人去尋了。

就這樣,李秋在小漁村中待了整整五天,才將村中的所有男女老幼都看了一遍。有病的治病,無病的也用木靈氣沖刷了一遍經脈,村中人人精神奕奕,身體康健了許多。

這一天又是吉日,東北風起。

不過吉時則在清晨的卯時。

許多人家四更天就起了,有的甚至整宿都沒有睡,婆娘給男人準備出行的食物、衣服。男人則準備好工具,大多是些魚網、繩索,還有其他捕魚的東西。

有些細心的家裡人,則會做一個白麵兔子,讓自己男人在懷裡揣著。

李秋跟著李裕等人再次齊聚在上次的碼頭。不同的是,這一次,到處都是火把,映照著周圍通明一片。

老族長又在高臺上書寫了那太平文疏,只是這一次則是用硃筆寫就的,上面滿滿都是各家按的手印子。

老頭子神情肅穆,將其點燃後拋到空中,說聲“開海”,周圍鞭炮齊鳴,十幾艘漁船便慢慢的駛向水中。

李秋這就要跟著李裕上船離開,卻見屠夫過來了,懷裡抱著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那孩子手裡拿著一個白麵兔子,伸著小手要將小兔子遞給李秋。

這是祝福出船的魚人安全歸來的吉祥物,李秋也不客氣,收下了。突然他覺得這小孩子有些眼熟,抬頭望去,只見遠遠的有個婦人在朝這裡望,正是老三家的。

李秋頓時明瞭,對著屠夫笑了笑,道聲恭喜。

屠夫竟然難得的臉紅了一下,呵呵乾笑了幾聲,抱著孩子回去了。

李裕也在一旁打趣他。說真是自古好漢無好妻,賴漢子倒娶個嬌滴滴。這屠夫倒是走了狗屎運了。

於是李秋與李裕兩人的笑聲就更大了。周圍的人這幾日已經與神醫相熟,也跟著起鬨,臊的屠夫抱著孩子就跑,周圍人便笑的更大聲了。

卯時已到,天邊已經略微出現了魚肚白,李裕趕緊請了李秋上船,與其他十幾艘大船一起,揚帆出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