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89章 移民路下

 第89章 移民路下 

 嗚……嗚…… 

 隨著碼頭上的一聲笛響,十幾艘掛著英國國旗的海船緩緩駛離江戶港,港口上,幾名被胡均定安排在駐江戶公館的漢國官員,正在朝船上的人招手。 

 向他們表達這一路祝福!! 

 不多時,十幾艘移民船就消失在了江戶港內,朝著大洋駛去…… 

 而在三天後,第二批移民船也會抵達江戶港,在修整幾日後,也會和第一批十幾艘移民船一樣,踏上去往美洲遙遠的旅途。 

 等到第二批離開後,第三批移民船隊,也是最後一個船隊,也就將在兩天後到達江戶港,然後也會在三天後離開…… 

 三批次船隊,就像商量好了一樣,前腳剛走,後腳就來。 

 就像一個準時發車的火車,準時準點的出發,最終相會於北美。 

 這也是胡均定一開始就要求的,要把移民做成一個精密運轉的機器,就像本土的軌道馬車一樣,什麼時候上車,什麼時候下車,乃至什麼時候到站,都要有一個完整都時間表。 

 茫茫大海上,十幾艘打著英國米字旗,帶著數千移民的龐大的船隊,正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行駛。 

 天上的太陽高懸,下方的船隊在遼闊無邊的海面上起伏,就像騎在烈馬上的勇士,無時無刻不在馴服著身下的烈馬!! 

 而這個烈馬,叫太平洋!! 

 嘎嘎……嘎嘎…… 

 熟悉的海鷗聲從船隊的不遠處傳來,站在甲板上看海的內陸移民,就像看到什麼了不得的東西,互相竊竊私語的討論著。 

 “李大頭,你看頭上那些鳥,像不像大雁?”李張氏站在甲板上,對身旁的丈夫李大頭指著頭上的海鷗說道,從未見過海鷗的她,只能拿曾經看到過幾次,但看不太清的大雁作為海鷗的代名詞。 

 “什麼大雁,那叫海鷗。”從船上那些兵差爺那得到點有關大海消息的李大頭,有些不屑的對沒有見過世面的妻子李張氏反駁道,語氣中充滿了高傲,好似他知道天上的飛鳥叫海鷗,是個了不得的大事一樣。 

 “嘿……李大頭,你是不是吃多了,還是船上哪個騷狐狸把你迷住了,敢這麼和老孃說話。”李張氏看著李大頭那神氣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隨即撒潑道。 

 “伱人怎麼這樣,怎麼到船上,還這麼沒有規矩。”看到甲板上的其他人,都朝他們看來,李大頭有些不好意思的對李張氏說道,“你……你以後說話小點聲,對了,以後還要學字,學文化,做個文明人。”李大頭對李張氏教育道,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在船上受了隨行移民官員的教育。 

 “你……”李張氏還沒有說完,就被李大頭拉進了船裡。 

 早在出發前,以及出發後,船上就帶著不少老師,這些人的職責就是在船上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儘可能教會這些移民,基本的文化,基本上每天都有幾節課…… 

 這幾節課主要就是,文字,基礎數學,衛生,以及愛國教育。 

 所謂文字還好理解,但是這個文字和普通的認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加入了劉鵬在移民船隊出發前,添加是拼音教育。 

 作為來自後世的劉鵬,在這個時代沒有人比他更明白聲調的重要性,而在此時的神州,尤其是偏遠地區,十里不同音,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哪怕是在城市地區也是如此,老百姓,乃至達官顯貴,操著各地的方言,互相交流。 

 這在地方上,當然沒有問題,但一但普及到全國,就會出現很大的麻煩,雖然各朝各代,都有特定的官話。 

 如唐宋時的洛陽雅言,明朝時期的官話,根本就是拿南京話作為標準,而到了清朝開國初期,其實也是用南京官話為標準官話,但隨著時間長了,出身北方的清朝,不可避免的在口音上偏向中原官話,或者說是北方官話,所以最後也就誕生了所謂北京官話,也就是後世普通話的前身。 

 但是直到現在,外地官員進京,依舊說的官話不是那麼標準,尤其是地處偏遠的地方更是如此,也因此出現了一個笑話,那就是接見外地來的大臣時,竟然需要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