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仗劍行 作品

第245章 歐洲外交:普魯士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專利授權,根據漢國要求,境外每授權生產一把閃電步槍,將向漢國支付不低於五華元的專利費。 

 而暴風火炮則更貴,要繳納不低於五十華元的專利費。 

 而且因為軍工這個行業很吃國家實力,強大的國家,礙於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商貿關係,大家互相多少都要守點規矩,給了也就給了。 

 而那些小國,對不起,他們的工業實力還不配。 

 老老實實做大國的軍火傾銷地,才是王道。 

 而普魯士剛好處於剛剛好匹配的狀態,前些年還好,今年被憲政派胡搞一通,財政也多多少少出現了問題,所以也就有了現在腓特烈親自要求減免授權費的事情發生。 

 腓特烈聽到嚴俊這話,就知道這事有戲,頻頻和嚴俊碰杯。 

 而在第二天,普魯士和漢國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也被後世稱為:漢普協定。 

 該條約規定,漢國和普魯士一致同意降低關稅,將關稅降到目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四左右。(原來是百分之十二) 

 漢國向普魯士出售造船機械,以及高端機床,高精度膛床,兩條最新型號的暴風火炮生產線。 

 同時向普魯士提供軍用電報機,以及軍用級別通信電纜,並派遣電報局工程師,來普魯士協助組建普魯士自己的電報系統。(此時普魯士的全國電報還未完全鋪開,只限於柏林等大城市,因為沒有全國電報組建的經驗,所以希望向漢國申請援助) 

 而漢國則向普魯士商人開放一部分橡膠原材料採購權,以及幫助普魯士組建橡膠加工廠,但原料和機器由漢國提供。 

 而漢國為普魯士提供如此多對他們至關重要的東西,普魯士對漢國的回報則是整個小德意志的市場。(除奧地利以外的德意志關稅同盟,由普魯士主導) 

 而通過進入普魯士所在地德意志市場,漢國的商業觸角還衍生到了整個中歐,甚至下沿到南歐市場。 

 雖然目前還看不出來,但就像龍武三十年在龍武八年那一卷的最後一頁寫的: 

 “龍武八年的下半年,是一個比上半年,還要瘋狂的時候,和普魯士的合作,甚至只能佔據不到三百字的篇幅……” 

 而漢國和普魯士這份條約,不出意外受到了密集的關注,畢竟一份涉及軍事的商業條約,怎麼關注,都不過分。 

 而對於這些,嚴俊不在乎,此時的他,正在去工廠的路上。 

 當時腓特烈問他,想去哪裡。 

 嚴俊毫不猶豫的回答,他要去魯爾區的工廠。 

 ………… 

 嘩啦啦……嘩啦啦…… 

 夏季的雨水,沖刷了魯爾區的炎熱,給正在潮熱工廠上工的鋼鐵工人,帶來了一絲涼意。 

 小風一吹,人都舒坦了。 

 砰砰砰…… 

 蒸汽機操縱的壓機,不斷的壓縮著鐵塊,這些鐵塊,而當這些鐵塊壓好後,早已準備好的工人,再次把他們加入模具,準備二次加工。 

 “宰相閣下,這是我們的洗煤廠,每天可以清理超過三百噸以上的煤炭。” 

 “這裡是我們最先進的流水線生產方式……” 

 負責人菲利克斯正在為嚴俊介紹他們從漢國引進的生產線技術,當然,這個所謂的技術,已經被普魯士人本土化了,上面寫著的德文,就是明證。 

 嚴俊靠在生產線旁看著不斷從橡膠傳送帶下來的煤炭,表情很嚴肅,對於這個經常去視察工廠的漢國宰相來說,他要知道流水線,以及傳送帶對一個國家工業的好處了。 

 而流水線需要標準化,標準化需要大量的工程師,以及相配套的製造機械,這從側面說明普魯士人的工業能力,尤其是機械製造能力很強,乃至工業人才也不少,最起碼在歐洲僅次於英國和法國,甚至可能比奧地利還要高,至於沙俄就更不用說了。 

 而傳送帶,也意味著普魯士人對橡膠的利用已經很成熟了,如果在加上那些在火爐旁工作的工人穿的橡膠防護服以及防毒面罩,嚴俊已經看到普魯士人對最新生產方式的跟進。(漢國最新的工業標準,無害化生產) 

 甚至當嚴俊抬起頭,他甚至能看到和漢國差不多的滅火水龍頭,雖然不多,但這說明什麼,說明普魯士人對工業的理解,已經走在了歐洲的前列,最起碼在法蘭西那髒兮兮,令人作惡的工廠內,嚴俊是看不到這樣的場景的。 

 好半天,嚴俊才從那些酷似漢國的工業設備和生產標準上清醒過來,最後對身旁的菲利克斯說了一句一句他這輩子都會記住的話: 

 “從這間工廠,還有你們的嚴謹精神中,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建立德意志,德意志的未來就在你們手中,就在這間工廠,就在魯爾區!!” 

 求打賞,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