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清泉石 作品

第22章 《劍語.聖劍.露合》(4)

 李壁哪裡敢吃這來歷不明的蟲子,忙推辭道:“不必不必,你獨自享用就好。” 

 此時,他注意到少年的手腕上繫著條紅繩,後者看到他的目光,便解釋道:“這是我娘給我的,咱們窮人家戴不起鐲子,帶條紅繩便當趨吉避凶了。” 

 在這少年看來,李壁大概是出身家道中落的富貴人家,逼不得已這才投了軍。 

 “那不知令堂現在……”看少年眼神複雜,李壁不由自主地多問一句 

 “什麼意思?” 

 “我是說……你娘現在如何,也在咱們軍中嗎?” 

 “去年餓死了,她把家裡最後一點吃的讓給了我。本來我也活不成,幸虧葉姐姐他們路過。”他說得輕描淡寫,彷彿母親餓死這種遭遇不值得苦大仇深地講述。 

 在這裡,身邊有親人被餓死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那少年展顏一笑:“你看,我僥倖活下來了,說明這紅繩還是有用的吧。” 

 李壁說不出話來,他知道有用的不是紅繩而是母愛。 

 一天干下來,李壁腰痠背痛。 

 可他轉念一想,自己和這些目不識丁的庶民不同,是有大智慧大能耐的,把自己的才能浪費在這種簡單重複的農活上豈非屈才? 

 於是,他圍著梯田繞一圈,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改造一下這田壟的結構。 

 可在書上看是一回事,實際應用又是另一回事。 

 實際在田裡考察一番,李壁才知道戶部頒發的那些條文過於想當然了。 

 現場的情況千奇百怪,耕作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某些水利結構根本無法像他們想象的那樣推廣下去。 

 而且自己讀到的樣例全都是平整而肥沃的土地,在這些庶民眼中那是不折不扣的良田。 

 為了爭奪這些田地,雙方甚至會拳腳相加。 

 可良田畢竟是少數,天下大部分人想要養活自己,都得在窮山惡水之中討得生機。 

 面對眼前的情形,李壁雖無能為力,但也不由得思緒萬千。 

 這些百姓生活的真實情形,是在廟堂之上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