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清泉石 作品

第1章 風摶之下(2)

 李址坐鎮這座城市,的確會讓朝廷心懷忌憚。不過這些年來他為了避免先帝的針對,有意降低了這些東西的產量,並且將兵器如數上交朝廷。

 直到今聖登基,東臨城的產業規模才逐漸恢復舊觀。

 李址雖依舊將兵器上交,但他私下留了多少,卻沒有人知道。

 “你還記得滅公子嗎?”嶽雁謠忽然問道:“我記得他說過自己的劍鞘便是在這東臨城打造的。”

 江葉舟回憶道:“哦,就是那把工藝較為簡略的凌寒的劍鞘?有些印象。唉……想不到他也入土兩年多了,時間過得真快。”

 嶽雁謠道:“你在這感慨什麼?他是被我用計坑死的,被你用劍刺死的,該感慨的是他才對。”

 江葉舟苦笑:“我是真不喜歡殺人,可這兩年來,人卻越殺越多。不過滅公子年紀雖輕,倒是周遊過不少地方,反倒是你我今日卻才第一次來到這東臨城。”

 說話間,二人與眾甲士來到了城市中心的位置。

 這裡矗立著一棟達二十餘丈的天下第一高樓——遠見所。

 據說在天氣晴好時登上樓頂,便能夠看到亙海,遠見所因是得名。

 這座建築以石塊堆砌粘合而成,歷經多年風吹日曬卻依舊堅固如初。

 這遠見所乃是六百年前此處的國家致國所建,這個國家國力不弱,但因東臨城附近的資源太過寶貴,雲來澗河谷的氣候太過宜人,經常遭到周邊國家的覬覦而腹背受敵。

 當初建造遠見所,為的也是能夠同時預警海上和陸地的敵人。

 可惜不巧的是後來附近的山洪爆發,雖未造成太大的損失,也沒有損壞這座偉大的建築,可致國卻在此後一蹶不振。

 尚未等外敵瓜分,自己便很快四分五裂了。

 歷經六百年風雨的遠見所現在卻已是城內最大的鑄造所。由於整棟建築都是石頭,根本無法燃燒,所以鍋爐、火灶什麼的竟可以往裡頭放。

 而它的這個高度又成了天然的煙囪,可以將濃煙排到高空,不至於影響地面上的居民。

 二人來到王府,卻得知捷王外出未歸。他們無奈,只得在城中住了幾日,而後再去王府拜見。

 李址聽了二人的說辭後頻頻點頭,可面上卻不動聲色。

 好似既未覺得驚訝,也未覺得惋惜。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王相信你們的話,而且這裡有任掌門的親筆信,她與我素有交情,繁花派發生的事情本王會轉告皇兄的,二位無需介懷,且去妄言樓就好。”

 沒想到事情如此順利,江嶽二人暫且放心下來。

 三人又寒暄幾句,李址忽然道:“二位,覺得我這東臨城如何?”

 嶽雁謠讚道:“東臨城是天下間獨一無二的城市,小女子辭藻匱乏,不知該如何形容,也不知該和誰比較。”

 江葉舟道:“我的想法與夫人一般,只是有個問題在心中憋了好幾日,正要請教王爺。”

 李址道:“但說無妨。”

 江葉舟道:“城中的遠見所是天下最高的建築,歷經六百年風雨卻屹立如初。”

 李址道:“這是自然,這座建築是昔年致國以舉國之力,彙集國內最好的工匠一起建造的。為的就是能千秋萬代,永守一方基業。”

 “雖然致國之後很快亡國,但歷朝歷代都把這遠見所當作寶貝,小心愛護。”

 江葉舟道:“不錯,這麼多年過去,連塔基上的浮雕都清晰可見。只是不知王爺發現沒有,這浮雕刻著幾個固定的物件。”

 “有旌旗、有狼煙、有航船、有戰鼓……都是些與這遠見所原本的功能相關之物,這些浮雕互為週期,圍著塔基繞了一圈。”

 “可偏偏其中有一樣浮雕似乎被人為毀去了,而且從目前的佈局來看這浮雕位於正中的位置,該是最有意義的一樣物件。”

 “不知這浮雕原本所刻的是何物,又為何被毀去?”

 李址笑了笑:“沒想到江三俠這樣做大事之人居然對這樣的細節有興趣。可惜了,本王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點,往後若是得閒可以替你問問城中的學者。”

 他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樣,讓人看去有些難受。

 不過江葉舟也不介意他的輕慢,自己本就是隨便一問,沒指望能得到答案。

 二人辭別捷王,往城東而去。

 在那裡有著天下最知名卻又最神秘的地方——妄言樓。

 江葉舟和嶽雁謠策馬揚鞭,並轡而行,遠遠地便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牌坊。

 牌坊的兩側寫著那幅天下聞名的對聯:

 “天下妄言客,觀止風摶榜。”

 口氣很大,但實際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樓裡的人知道。

 由於外出的審官眾多,整理資料的樓客眾多,說是“樓”,其實是很大一片建築群。

 妄言樓雖也成立了五百年,卻幾經修繕,如今的多數建築也不過數十年光陰。

 通過牌坊後,江葉舟心中忽然生出一個

想法:這妄言樓與遠見所在功能似有相似之處,都是為了掌握一些情報。

 只是遠見所雖高,所見不過周邊數十里的上下四方。

 妄言樓雖矮,所見卻是整個天下的古往今來。

 遞上名帖後,便有樓客帶著他們入內。

 一路行去,卻見樓客和審官們都形色匆匆,顯然在為了兩年多之後的下一屆風摶榜奔波勞碌。

 行到半途,卻忽然有人叫住了嶽雁謠。

 “嶽小姐!你怎會來到此地?”一箇中年男子驚訝道:“你不是應該死在了陳王府了嗎?”

 嶽雁謠面色一紅,顯然不僅認出了此人,而且心中有愧:“呵,這麼巧,徐審官……”

 事有湊巧,此人便是昔年被請到家中,給她定下“人榜九十二”排名的妄言樓審官——徐季青。

 江葉舟雖不知內情,可察言觀色卻能猜到幾分。

 他心中納罕,看來這妄言樓的審官也並非無所不知,至少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和嶽雁謠並沒有死在陳王府的事件裡。

 亦或者,現在的妄言樓為求自保,在有意遠離朝廷的秘密。

 “雖然致國之後很快亡國,但歷朝歷代都把這遠見所當作寶貝,小心愛護。”

 江葉舟道:“不錯,這麼多年過去,連塔基上的浮雕都清晰可見。只是不知王爺發現沒有,這浮雕刻著幾個固定的物件。”

 “有旌旗、有狼煙、有航船、有戰鼓……都是些與這遠見所原本的功能相關之物,這些浮雕互為週期,圍著塔基繞了一圈。”

 “可偏偏其中有一樣浮雕似乎被人為毀去了,而且從目前的佈局來看這浮雕位於正中的位置,該是最有意義的一樣物件。”

 “不知這浮雕原本所刻的是何物,又為何被毀去?”

 李址笑了笑:“沒想到江三俠這樣做大事之人居然對這樣的細節有興趣。可惜了,本王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點,往後若是得閒可以替你問問城中的學者。”

 他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樣,讓人看去有些難受。

 不過江葉舟也不介意他的輕慢,自己本就是隨便一問,沒指望能得到答案。

 二人辭別捷王,往城東而去。

 在那裡有著天下最知名卻又最神秘的地方——妄言樓。

 江葉舟和嶽雁謠策馬揚鞭,並轡而行,遠遠地便看到了一座巨大的牌坊。

 牌坊的兩側寫著那幅天下聞名的對聯:

 “天下妄言客,觀止風摶榜。”

 口氣很大,但實際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樓裡的人知道。

 由於外出的審官眾多,整理資料的樓客眾多,說是“樓”,其實是很大一片建築群。

 妄言樓雖也成立了五百年,卻幾經修繕,如今的多數建築也不過數十年光陰。

 通過牌坊後,江葉舟心中忽然生出一個想法:這妄言樓與遠見所在功能似有相似之處,都是為了掌握一些情報。

 只是遠見所雖高,所見不過周邊數十里的上下四方。

 妄言樓雖矮,所見卻是整個天下的古往今來。

 遞上名帖後,便有樓客帶著他們入內。

 一路行去,卻見樓客和審官們都形色匆匆,顯然在為了兩年多之後的下一屆風摶榜奔波勞碌。

 行到半途,卻忽然有人叫住了嶽雁謠。

 “嶽小姐!你怎會來到此地?”一箇中年男子驚訝道:“你不是應該死在了陳王府了嗎?”

 嶽雁謠面色一紅,顯然不僅認出了此人,而且心中有愧:“呵,這麼巧,徐審官……”

 事有湊巧,此人便是昔年被請到家中,給她定下“人榜九十二”排名的妄言樓審官——徐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