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清泉石 作品

第5章 失意狀元(2)

 科舉三年一榜,王自強卻是今科狀元。

 要知道,魯滕那般能耐也不過是同榜的探花,看來這王自強的才學絕非常人能及。

 可怪的是魯滕一個探花卻循例獲得了一個清貴的官職,在翰林院當了修纂。

 這兩年又憑藉剿滅臨淵教和發現龍脈的功績順利接手刑賞臺和風雲閣,一路扶搖直上。

 可王自強貴為狀元,卻被髮配到了這偏遠的亙海之上當個縣令。

 原來,據說他當日御前奏對時陳舉了崔言十大罪狀,懇請皇上罷免這位當朝第一權

臣,將他下獄問罪。

 弄得包括皇上在內的大小官員都很下不來臺。

 可當時皇上已點了他為狀元,金口玉言,若是貿然收回難免叫天下人恥笑。

 李欽知道這王自強是個不好與人相處的,若是留在朝中遲早生出禍端。

 可若是直接以衝撞聖駕為由將他下獄問罪,又恐諸葛幽為首的滿朝文武覺得他小心眼兒,甚至包庇崔言。

 再說,李欽也的確起了愛才之心,這個王自強雖然是個愣頭青,可他所列舉的這十大罪狀也算是有理有據。

 崔言乾的那點破事天下皆知,藉此機會敲打敲打他也好。

 至於這個王自強,朝中肯定是容不下他了。

 於是李欽說了一堆官話,最後表揚王自強直言進諫,忠貞許國。

 既然有如此宏圖偉志,留在翰林院算是屈才了,便去亙海之上造福一方百姓吧。

 在李欽看來,這種處理方式既可以為自己立威,讓所有人知道犯了龍顏的下場。

 對王自強來說,在外當縣令也可算是一種歷練和保護,讓這個只知讀聖賢書的愣頭青知道官有多不好當。

 至於崔言的罪狀,自然是高舉低放,依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王自強的行為於官場常理不合,弄得皇上龍顏不悅,所以在場諸人都對此事諱莫如深。

 天下知道此事的人自然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