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516章 超高轉換效率

 平頭哥研究院。 

 常樂同劉朝陽一同走向材料研究所。 

 陪同的還有舒志傑、林麗。 

 “劉院士,又有產出了?”常樂問。 

 “對,材料研究所光伏面板在技術上有了新突破,經過我們論證,基本上進入了商業化應用階段。”劉朝陽說。 

 “項目負責人是誰?”常樂問。 

 “陳兆元。” 

 “陳兆元?沒什麼印象。” 

 “如果不是這次技術突破,我也沒有什麼印象。”劉朝陽解釋: 

 “四年前他從南開博士畢業,他的老師是國內光伏研究的頂級科學家。” 

 “他認為陳兆元這個年輕人很有潛力,是一個可造之才,就把他推薦給我。” 

 “他進入材料研究所工作後,一直潛心研究光伏產業,如今也算有了一個不小的技術突破。” 

 “嗯。” 

 四人來到材料研究所前坪。 

 陳兆元帶著項目團隊成員,已經在前坪等候。 

 身邊還有一塊黑色面板,是為光電轉換裝置。 

 “老闆,劉院士、舒所長,林博士……”陳兆元一一招呼。 

 “陳博士,介紹一下。”常樂點頭說。 

 “好。老闆,劉院長,這就是我們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陳兆元介紹道: 

 “基於林博士碳納米管,配比其他材料打造的光伏面板,太陽能轉換效率已經達到50%……” 

 “轉換效率是目前主流晶硅光伏面板的2倍多,也遠超歐美正在大力發展的鈣鈦礦光伏電池的利用效率,他們的利用效率在實驗室是33.5%。” 

 “兆元,不要這麼掐頭去尾的介紹,老闆不是專業人士,你這麼介紹,聽不懂。”劉朝陽打斷。 

 “對,你就把我當成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外行小白,給我科普一下。”常樂笑著說。 

 “哦,好,是我考慮不周。”陳兆元面露尷尬,恢復正常後,繼續介紹: 

 “太陽能由不同波長的光線,也就是不同頻率的光子組成,太陽能光伏面板就是利用這些不同頻率的光子的能量,轉換為電能……”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晶硅太陽能光伏面板,不能完全吸收所有頻率的光子能量……” 

 “只能吸收近紅外光、可見光和紫外光等,這些光波長適中,能夠進入面板。” 

 “而紅外光等波長較長的光不能吸收,波長較短的光子也不能吸收,這些光子一接觸面板就會發熱流失。” 

 “所以效率很低,當前已經商業化的成熟技術,單晶硅轉換效率為16-18%,實驗室最高轉化率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