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個名很難啊 作品

第554章 轉向?

 開始將國內視為“競爭對手”。 

 並調整認知,縮窄雙邊關係內涵,在不同場合,不斷強調競爭概念。 

 十年後,鷹醬開啟全方位貿易摩擦,且愈演愈烈。 

 歐盟出於體制、文化、歷史等多重因素考慮,在摩擦中傾向於鷹醬。將國內定位為合作者、競爭者以及制度性對手,三個角色。 

 這三個角色,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是主流,合作退而居其次。 

 “趙志偉就是這個觀點。”曾熙開始解釋: 

 “經濟貿易摩擦開啟,我們的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同時科技、軍事、文化三翼齊飛……” 

 “再疊加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在深度改變他們的世界觀、秩序觀和安全觀。” 

 “他們認為冷戰結束後,由西方世界主導的“自由主義秩序”已經終結。” 

 “世界已經轉向為赤裸裸的實力政z。” 

 “基於此,歐洲尋求地緣政治轉向,實行以實力為基礎的對外戰略。” 

 “他們想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市場優勢、中立態度,參與我們與鷹醬博弈的再平衡。”曾熙進一步解釋: 

 “趙志偉他們的分析結論表明,近期國內經濟增速,以及疫情優異表現,讓他們看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他們想進一步加深彼此之間的貿易關係,分享高速發展的紅利。” 

 “但是,在我們與鷹醬的平衡上,他們會繼續保持相對獨立的立場,至多在平衡木上向我國傾斜,但也只是傾斜。” 

 “他們絕對不會貿然的打破這個平衡。” 

 “儘管,鷹醬經濟增長乏力、內部z局混亂,以及疫情失控,頹勢盡顯。” 

 “但是,他們對體制、歷史、文化等要素的差異性保持足夠警惕。” 

 “這次訪問,就是釋放加大合作信號,但是要回到十年蜜月期,不太可能。” 

 “我大概懂了。簡而言之,就是他們想從我們的經濟發展中獲益,但是又不想太依附、太靠攏,美名其曰保持獨立性。”常樂說。 

 “對,趙志偉就是這個觀點。”曾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