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踏歌而來 作品

第199章 楊青山的驚詫

 考試後,王夫之親自帶著,已經遲到了一月之久的孫山,來到了他所在的班級。

 時局雖然越發的混亂,可是,作為帝國四大書院之一的船山書院,依然是學子成群。

 千百年來的讀書唯上論,使得帝國內上上下下,都將讀書視為唯一的出路。

 當然,權貴之族內心不這麼認同。

 但是,有一身學識和一身讀書人的皮囊,無疑會更加容易融入帝國的官場。

 船山書院總學生人數在2000人左右,分為初,中,高三個學習階層。

 然後,每個階層,又細分甲乙丙丁數個班級。

 這相當於千年之後的初中,高中,大學。

 也相對應這個世界童生班,秀才班和舉人班。

 孫山被分配到中級乙一班,班上學子共五十人。

 基本上都是已經學習了年,歲數在二十以上,後年就可能參與鄉試的成年秀才。

 而已經上了一個月學的張玉良,則分配在丙二班。

 所以,當他目睹著山長王夫之,親自帶著孫山前往丙一班時,再次受到點小小的打擊。

 這不論是從班級,還是王山長的親自帶領,都說明孫山的學識,遠遠的超過了自己。

 並且,極可能已經投入到王山長的門下。

 成為,他的入門弟子。

 而王夫之之所以這麼做,也有他自己的私心。

 能收到一個孫山這麼樣,將來註定會大發光芒的學生。

 無疑,是每一個師長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夢寐以求的幸事。

 這師長的學生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

 學子們需要從師長那吸取知識,學會做人,同時,更想得到師長的幫助,打開自己的科舉和官場上的上升之路。

 而師長們,同樣需要優異學子的加持,好讓自己的名譽更旺,桃李滿天下。

 至於將來他們畢業之後,將來是為官還是在一方成為富紳,就看個人努力了。

 就王夫之這樣,本身就是學術驚人的儒學巨匠,再加之幾十年有執教,手中培養的學生,簡直多如過江之鯽。

 自然而然,慢慢以他為中心,形成了一股橫跨官場和商賈的龐大勢力。

 “青山,這是今日入學的孫山,以後就在你們丙一班攻讀,希望你用心的帶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