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看遠山 作品

第一卷滄海拾珠 第八十七章 六招 上

想窩在武學上舍直到崑崙大秘境開啟的想法,說不得,真是有些難度。

兩日後考教力兵射御,趙尋安輕鬆拿捏,主考官便是宋戳子老爹,兵部右侍郎宋前程。

看著趙尋安一騎絕塵碾壓所有人,忍不住苦笑著與監考官們說:

“便應找宮裡報個請,讓一位踏入仙途的修真與武夫同場競技,這是何等殘忍地事情。”

監考官們也是苦笑點頭,兩三歲的稚子如何能是大人對手?

單手舉鼎過頭,一刀碎五柱,十二箭不但全中靶心,且把後邊石牆都崩塌,除了御還正常,其它哪點是凡俗武者可以做到?

與文科九日不同,武科春闈六日便結。

武舉們也是慶幸,幸好今年沒有較技,否則運氣不好遇上趙尋安,怕是科舉路便斷了。

因著春闈在暮秋舉行,會試考完三日便放了榜,趙尋安三字毫無懸念的位於最高,會元的名頭實至名歸。

只是有一點引世人議論,前十名策論卷子都已上牆讓人觀摩,唯獨趙尋安這會元的不在。

有好事者詢問緣由,守榜的吏部主事直言不諱的說:

“文科考卷趙山長全對,所作比答案更優,你等看解題卷子便可。”

“至於策論,因涉及兵家大事,已被收入皇城禁地,怕是無福觀摩了。”

一言激起千重浪,眾人議論紛紛,去年文科鄉試策論被朝廷封禁,如今武科會試策論又被朝廷封禁,山河先生與策論一途,恐怕已然無敵!

紅榜側旁有張小一些的告知,本應一個月後舉行的殿試三日後在保和殿舉行,科目倒是沒變,只有較技一項。

“這一屆的春闈,變化屬實太大了!”

有上榜的貢生抱怨,科考六日可謂禪精竭力,三日後卻又要殿試,時間逼得實在太緊。

這麼短的時間,如何調整得了身心?

“且放心,中了貢士進士便跑不了,左右不過與禁軍護衛表演一番,沒有你想的那般艱難。”

相熟之人解說,那貢生這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