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22章 我們一起來做夢

 “對對對。”鄭直打斷對方“俺就是打算寫賈家有兩位國公,一位榮國公,一位寧國公。還夢見啥了?” 

 “夢見賈寶玉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妹叫林黛玉。原本他倆要結婚……”楊儒繼續說。 

 “咦?”鄭直彷彿發現新大陸“俺也打算這麼寫。本朝不允許表親婚配,否則按照亂倫治罪。俺就打算瞎寫一個國家,表親婚配不犯法。這國就叫‘清’好了。”他一邊胡說八道,一邊用餘光觀察楊儒“俺再怎麼也是舉人,解元,寫話本傳出去不好聽。俺喜歡《三國演義》裡的曹操,乾脆化名就姓曹。” 

 楊儒的嘴巴長得老大,比他幹活的時候長得還大。 

 “喜歡看雪,喜歡吃芹菜,乾脆就叫曹雪芹好了。”鄭直說完看向瞪大眼的楊儒“楊兄認為不妥?” 

 楊儒趕緊搖頭“妥,妥,真的妥。” 

 “就是不曉得,這書寫出來,有沒有人看。”鄭直嘆口氣“哎,師父一直講俺文筆太差……” 

 “有,有,大哥放心,我打包票,您這本書會名揚天下,幾百年後都有人研究。”楊儒趕緊說“不過我還是建議您不要用化名否則這麼露臉的機會,甚至青史留名的機會就給了姓曹的了。” 

 “只要俺寫的有人看就好,至於留不留名,無關緊要。”鄭直故作灑脫的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儒苦笑“老大,最後這一句好像是詞,您寫的?” 

 “楊兄以為呢?”鄭直剛剛是故意如此的。這是《傳習錄》前言所載的一首詞,說是明代大詩人,大文人楊慎所作。可很遺憾,不管是‘清國的納蘭性德,曹雪芹,還是明國的王陽明,楊慎,他都打聽了還去了周圍的書鋪詢問,依舊沒有人聽過,可是楊儒顯然都曉得。 

 “自然是老大做的。”楊儒趕緊說“不曉得,我能不能有幸聆聽全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鄭直這輩子見過黃河,還沒有見過長江,說實話他也向往一略長江的風光。多少王朝盛衰,多少故事發生在那裡,因此不自覺的背誦時帶上了感情。 

 “好詞,果然一首好詞。”楊儒能說什麼,原來曹雪芹不是清朝人,是明朝人,也不姓曹,而姓鄭。他終於解開了一樁歷史公案,胡適,他怎麼考據的? 

 而《臨江仙》竟然也不是楊慎寫的,還是鄭直。楊儒就納悶了,鄭直這麼牛皮,為什麼在歷史上名不見經傳“老大這首詞好氣魄。” 

 “見笑,見笑。”鄭直自謙一句“這首詞我也打算用化名,說實話,雖然俺十分想要見識一下,可俺真的沒去過長江。怕傳出去,讓人懷疑俺偷詩就不好了。” 

 楊儒無語,試探著問“又寫『清』?” 

 “那不成。”鄭直搖搖頭“詩詞又不丟人,俺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俺喜歡吃羊肉,聽說對腎好,乾脆,化名楊慎吧。” 

 楊儒差點吐血。楊慎,羊腎,這……好像沒毛病“老大,您要是考不上狀元,就真的憋屈死了。比那個唐寅還憋屈。”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鄭直死的早。再想到昨晚鄭直的失態,楊儒認為這個猜測很靠譜。果然早慧易夭。 

 鄭直疑惑的問“為啥?哎對了,你夢裡,有這些嗎?” 

 “……”楊儒苦笑著搖頭“我夢裡咱大明沒了,就是被滿清滅的。” 

 “滿清?”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鄭直悚然“清國?” 

 他突然想通了一件事,莊周夢蝶。他能做夢夢見六十年後的老鄭直,楊儒為什麼不能?那麼《老子五千言》、還有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很好解釋了。楊儒夢到了誰,然後看到了不曉得何年何月的大文人對這些名著重新補充,斷句的大作。 

 而那個刺客同樣可以,鄭直甚至可以大膽的推測,正是那個刺客夢到了什麼,所以一定要砍死他。而那個保護他的人說不得也能做夢,因此才保護他。鄭直不由頭疼萬分,合著大夥全都得了離魂之症。 

 繼而又想到了那幾本書,難道夢裡的東西還能帶到夢醒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