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步霆 作品

第24章 進階

 面對如此熱情的新隊友,傅雅馨再次敬禮,並轉身面向每個人各一次。

 而後,這25個人將被安排在休閒艙,度過14天的假期,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後,開始二階段的訓練。

 科研團隊,也會在這段期間,研究出在較低風險的情況下,適合訓練的較高正量差異的宇宙。

 14天后,在考慮安全性的情況下,二階訓練推薦的正量差異宇宙的上限為27%,這是綜合所有人在體質增強後,結合暴斃風險值得情況下,能給到的安全上限。再往上選擇,暴斃風險增量遠大於宇宙差異值的增量,性價比則會大幅度下降。

 另外,秦瀾為什麼會以小組為單位,輸送參與實驗的人。其實是摸著艾邁利過河,總結了他們早期實驗者死亡率過大的原因。

 其一:實驗之初,艾邁利對實驗者體測結果有所高估,選擇的宇宙正量差異都偏大,導致1-6號實驗者全部有去無回。

 其二:艾邁利對不同差異量的宇宙,風險閾值的分析不夠精確,只是通過最初投放小白鼠的死亡率進行統計,推測人類的死亡率,最終導致7-30號實驗者,只有9個歸來,其中7個成功。

 其三:首批計劃進行前中期,艾邁利穿梭蟲洞的飛船過小,承載力有限,只能送一個人。這就導致了一旦實驗者出現不適,沒有隊友幫忙送回,最終死在異世界。這也是艾邁利首批實驗者,死亡率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

 正因為有了艾邁利這些血的教訓,秦瀾從制定“異世界計劃”以來,就做足了萬全的準備:

 首先,參與實驗的人,必須達到優秀特種兵的水準,確保對不同物理環境的適應力更強;其次,充分計算不同宇宙的風險閾值和對應的正量差異的函數關係,找出不同階段性價比最大的宇宙;最後,建立多人特製飛船,並配備用傷員運輸小飛船,防止有實驗者發生不適無人送回。

 在這樣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首批雖有7個失敗,但沒有人死亡。現如今5批實驗者均已參加實驗,失敗率為15%左右,但死亡率依然為零。

 人類,跨越到不同物理環境的宇宙,風險係數極高。普通人首次選擇,一般不得超過6%的正量差異,到了6%以上,死亡率就會直線上升,像優秀特種兵的首次選擇,較低風險上限也只有12%的正量差異。

 看似簡單的選擇,背後考量的因素比任何人想象都大。僅太空站駐站科學家,就多達42個,可見其複雜性。

 5個小組通過內部討論之後,又一致選擇了27%的正量差異,這次跨度率超過了13%,所以適應的時間也需要更久,但適應了以後,他們的身體強度又要強大不少,可以學習更強大的招式。按照廖淵的理解,就是觸發生物異變能所需的能量更少的招式。

 這次李湘傑他們選擇的宇宙是,正27之31號宇宙,恆星編號為g6974的第3顆行星。這恆星是g型矮星,跟太陽類似,質量為太陽的 哦6.98倍(該宇宙的核聚變門檻高)。

 該行星的公轉週期為354個地球日,跟地球差不多;自轉週期為22小時,比地球一天短;氧含量24.1%,屬於富氧環境;有害氣體含量為0.000074%,對人體影響很小;另外,引力為地球的0.78倍,海平面標準大氣壓為984hpa,平均氣溫12攝氏度,對於人類來說還算宜居。

 經過監測,這個星球的文明約等於18世紀的地球,工業已有了雛形,但因為智慧生物會操縱能量,所以熱武器反而沒怎麼發展。

 不過,這裡的智慧生物,身高要高於地球人,平均身高約2.4米左右,主要歸功於較高的氧含量和較小的引力。為了撐起身高,他們的下肢粗壯,腳掌更是達到了頭長的兩倍,“猛虎小隊”根據這一特徵,叫他們“巨足人”。

 在全新的世界,展開二階段的訓練,又要經歷漫長而痛苦的適應過程,李湘傑他們,還能順利地完成第二階段地強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