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商議送禮

 金書搖搖頭:“想這些做什麼呢,過一天算一天吧。” 

 玉章說:“話也不是這麼說的,你那哥哥弟弟,嫂子弟媳,侄兒侄女,哪個是好人?他們以為凡在宮裡的,都能穿金戴銀,吃香喝辣,跟你要錢從來不含糊。等你老了出宮,要沒個人護著,他們能鬧得你一輩子不安生!吳媽媽當年也是多虧了老孃娘出手,才斷了舊親,她為什麼寧可在青龍縣買房都不回家鄉?家鄉是虎洞狼窩蛇窟窿,回不得!你孃家可離著京城不遠,就不怕他們找到你?” 

 金書更加憂慮了:“我是得好好想想。” 

 因惦記著晴翠囑咐,鄭嬤嬤和劉嬤嬤走完過場便向周瑞祥告辭:“娘子還有吩咐,委實不能耽擱,辛苦周大哥了。” 

 周瑞祥笑道:“好嘛,什麼大事!姐姐們只管去忙,明日後日昭陽宮少不得還要忙碌,陛下今日放咱家出來可不是玩的,就是來幫著諸位姐姐照應的,豈能不盡心盡力?” 

 兩人都道了謝,匆匆趕回昭陽宮,從後門悄悄進入錦仙殿,聞得宋侍巾還沒走,兩人鬆了口氣,忙進庫房,儘快挑選給棠梨宮三人的禮物。 

 此番晴翠得賞雖重,卻多是御用之物,不好轉送,鄭嬤嬤和劉嬤嬤對著簿冊商議一會兒,先取了湖筆、徽墨來。劉嬤嬤看著庫房冊子發愁:“硯臺不行啊,太后賞的可都是宮中有名的收藏,還有兩方是先帝愛用的,這誰敢拿著送出去?” 

 鄭嬤嬤說:“不妨事,陛下中秋時候賞了一大堆東西,也有娘子用得著的,也有娘子暫時用不著的。這筆墨紙硯都是一樣好幾箱子,娘子賞人足夠用的。” 

 鄭嬤嬤說著麻利地找出一箱硯臺一箱紙,兩個小太監幫著一起抬出來。打開箱子,劉嬤嬤不禁咋舌:“雖是統一的官制硯臺,不比名硯,可也做得形態不一顏色各異,外頭尋常人家能得這樣一塊,也足以珍藏了。箋紙花樣也多。這樣一來,就算趕時間倉促拿一塊送人,在外人看來也是用心挑選的禮物,陛下想得竟這般周到。” 

 “是啊,要不然這次送禮可尷尬了,得了東西不送相熟交好的人,顯得有些孤高,送吧,太后可太過疼愛娘子了,半點不含糊,盡是貢品,”鄭嬤嬤笑道,“說出去別人不覺得是為難,反倒該罵昭陽宮炫耀太后恩寵了。” 

 “可不是嘛,我入宮這麼久,頭回見到珍珠寶石按箱賞的,還都是那樣大的箱子,”劉嬤嬤感慨不已,“那三樣上用寶石,我聽著一匣還以為就是巴掌大一個小匣子,哪想到跟個小盆似的。等回來清點庫房,你指著那個大紅箱子說裡頭是雜彩寶石,我簡直要暈過去。” 

 “我也沒想到那麼大,所以才叫你來看新鮮,”鄭嬤嬤又高興又煩惱,“還有擺件玩器,居然直接按材質分箱報名,我一想到過後還得詳細清點,頭都大了。” 

 劉嬤嬤也笑:“我估計齊尚宮應該很慶幸是這樣計數的,不然什麼擺件什麼玩器什麼條案,甚至還有簾子床帳掛畫,一一把名字唸完,恐怕三天後才能開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