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誰這麼大手筆

 何進堯傻眼了:“啊?”

 陳言握著他的手,嘆道:“本官十分理解你的心情,可惜,我青山縣如今也是勉強維持個生活,地主家也沒餘糧啊!老周,不是我不幫你,這買賣真沒法做!”

 開玩笑!

 他陳言可不是那沒底限的人,對方妥妥的是要拿去賺黑心錢,這種事他哪能讓對方去幹?得自己幹嘛!

 朝廷必是在高價搜糧,他把糧食賣給何進堯,肯定不如賣朝廷賺得多!

 當然,賣也得適當,別回頭賣多了把自己搭進去,餓著了他治下的百姓,那就虧大了。

 何進堯再三向他求問,可陳言始終咬死了沒餘糧。無奈之下,何進堯也只能失望地告辭離開。

 看來,只有另想辦法了!

 送走何進堯,陳言琢磨了一下,派人前往京城,向林廣探問一下,看朝廷如今購糧價到底多少。

 倒不是想賺那銀子,主要還是心憂百姓口糧的問題,誰叫他陳言心懷天下呢?

 完事後,陳言才匆匆離開,往耕種區而去。

 何進堯的這個事,讓他更加意識到土豆種植實驗推廣的重要性。

 就像他青山縣百姓一樣,當初他剛來的時候,也就幾千人。

 但隨著大環境安穩下來,來這定居的人越來越多,需要的儲糧也越來越多。

 青山縣禁止私人販糧賣糧,所有糧食生意全部收歸衙門。

 畢竟戰亂年代,保不齊有人會囤儲物資來賣高價,影響社會安寧。

 只有將這生意收在自己手裡,他才能放心。

 因此,每年數次大規模收購,將倉裡的儲糧更新替換,同時將存放時間最久的糧食賣出去,以保證倉裡的糧食不出問題,同時又保證糧儲的豐足。

 自然,糧價也一直是成本價,在這方面並不賺錢。

 陳言早就計劃好了,在保證民主的幾種生意上一概不賺錢,譬如精鹽。只有這樣,才能穩定民心,他們才肯努力工作,為建設好青山縣添磚加瓦。

 而這種策略的結果,就是如今青山縣的蓬勃發展!

 不過目下的重中之重,還是土豆!

 只要這神器一出世,天下糧災被他一朝盡解,不知得讓他賺多少銀……啊不對,得救多少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