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馬槍 作品

第318章 悲痛難抑

 有一次,負責雙頭嶺——先聖山防線的聯邦軍軍長秦漢命令運送一萬瓶純淨水到697高地,結果最後只有一箱二十瓶被送了上去。 

 其中一瓶被一個坑道里的三十名戰士來回喝了一圈,每人一小口,最後還剩下小半瓶。 

 藥品短缺問題同樣嚴重。 

 一些受傷的戰士因為沒有麻醉藥,只能硬扛著被戰地醫生切開傷口取出彈片,牙齒都咬出了血。 

 還有一些受傷的戰士本來可以治好,但因為沒有藥物,傷口發炎潰爛,最後活活地爛死。 

 更有一些受傷的戰士因為沒有止血藥,大量失血而犧牲。 

 在解說員的解說中,最最讓聯邦戰士難受的是坑道里的環境。 

 幾十人擠在一個狹窄的坑道里,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環境之惡劣可想而知。 

 陰暗的光線,沉悶發臭的空氣,腐爛的戰士屍體,受傷戰士疼痛的哀嚎,不時因傷勢過重而死亡的戰友,看不到結束時間的戰鬥,時間一長,戰士們都有一種要發瘋的感覺。 

 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完全靠戰士們的意志支撐。而聯邦戰士的意志,放在星海世界幾乎絕無僅有。他們不僅堅持下來了,還打退了帝國軍數十次進攻。 

 據戰後倖存的聯邦軍戰士講,在雙頭嶺,能夠堅持下來一天就是勝利。實際上一天的戰鬥下來,在陣地上防守的戰士能夠有三成倖存下來就不錯了。 

 雙頭嶺戰役共進行了二十一天,聯邦軍先後打退了帝國軍三十六次進攻。 

 聯邦軍一個軍的四十五個營全部在雙頭嶺陣地輪換了一遍,有五個營全員陣亡,無一生還,有八個營損失兵力超過七成,十五個營損失兵力過半。 

 但他們給帝國造成了更大傷亡,共擊斃對方三萬六千餘人。 

 事後在記者採訪一名帝國軍俘虜時,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當時他們一個排的三十個多名帝國軍士兵攻進一條戰壕時,看見一名聯邦通信兵正在一邊望著他們,一邊大聲喊叫。 

 由於不懂聯邦語,他不知道聯邦通信兵在喊什麼,還以為對方是在請求投降,但奇怪的是對方臉上沒有一絲害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