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鳥落舊林 作品

第338章 新順元年的除夕(完)

 同時,內閣輔臣一旦入閣,不兼諸部職能,內閣與諸部、大理寺、軍區等之間如果需要協調,必須一同面見皇帝。 

 當然,武將雖然可以入閣,但軍區調動,只需要經過皇帝身邊的樞密院調免就成,武將值閣,只是協調戶部支給的軍費開銷,以及兵備道兵源配給,外加退役軍士們的復員生活對接等事宜。” 

 重磅炸彈一丟,文臣這邊,尤其是前明時代加入的人,包括洪承疇、劉應遇他們,也都深吸一口氣。 

 該怎麼說呢?限制年限很危險?還是內閣輔臣更進一步變成皇帝的秘書處很危險? 

 洪承疇抿著唇想了一陣,嘆息道:制度沒問題。 

 只能說新順王很聰明,一人一屆五年,最多可以任兩屆,兩屆之後要麼外放,要麼留置作為顧問。 

 也就是說,內閣的作用,其實更多還是協調、票擬,王三抓的重心,是樞密院,是軍校,是講武堂。 

 “嗯,大體就是這樣,哦對了,武將這邊有講武堂,文官這邊也得有官員進修的地方,就叫崇文閣。”王三提了一嘴,“往後官吏進修,就進崇文閣,孤也親自教導。” 

 “謝陛下恩典。”不少人都躬身,這確實是恩典,能進崇文閣,就跟進講武堂一樣,得見天顏,對於之後的升遷,大有裨益。 

 “好,那麼第二,工業:國營軍工為主,鼓勵私營手工作坊,尤其是棉紡、羊毛紡這些產業,但礦業、鹽業等類,依然是按照國產專營的工作做。老規矩,分為計劃內,計劃外,解決了計劃內的,計劃外的創收,大部分就能用在本地財政的支配,比如道路基建、學校、水利等內容。 

 第三,農業:以國營農場為主,各村集體土地,鼓勵村內家庭聯產和縣域合作聯產。 

 不管如何,土地的分配必須巡查監督到位,嚴格控制各戶下的土地數量,按照現階段地方送上來的土地持有者數量,我這裡做個成分分化。 

 事關農業,所有人都必須打起十萬分精神來辦我接下來的交代的事情!” 

 文臣們連忙一凜,神情認真,洗耳恭聽,王三這才繼續道:“孤決定每戶根據土地持有數量,將各戶分為地主、富農、中農、貧農、佃農、赤貧這六類。 

 地主戶為水田、旱田百畝土地以上的戶,不管戶下人口有多少,只要達百畝,就是地主戶。 

 願意配合我新順國的重新分配土地的地主,只要沒有犯下命案的,準贖買、分拆戶頭,但戶主一家,直系三代必須跨省遷往別的城市農場,勞改一年。 

 一年後可以選擇落戶城市,成為城內居民,同時按照贖買土地五年內耕地價格的八成折兌成標額債券,並鼓勵他們勞改之後開辦工坊。也可以選擇遷往邊區落戶,繼續經營農業,如果選擇這個,土地就不折兌債券,改為折兌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