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與鯨 作品

第65章 魘昧之術

 濱陰山是一座通體黝黑的黑山,枯樹、枯藤、少水,不見獸蹄鳥跡。 

 也就冬日會描上一筆雪白,顯得格外的刺眼。 

 山前的向陽方位,有一座更為雄偉的巨嶺聳立,又名梅陽嶺。 

 濱陰山終年籠罩在陰影之下,不見陽光,遂而山巒孤峰兀立,險峻陡峭,露出猙獰的岩石。 

 唯高出一處平臺,每日約有一刻鐘,能朝露沐浴陽光,正是馬匪盤旋的匪窩。 

 早年間,濱陰山既是採藥者的寶地,又是凶地。 

 此山盛產一種極其昂貴的藥材,烏玄樹上一塊麵若女相的樹皮。 

 商人給價極高,少有得之。 

 攀巖採藥者,入山者九死一生,崖下撒滿了紅的、白的、黃的,糊成一團、黑山顯然褪色了一些,大多人看了生怯。 

 兩座山,一座因馬匪多流傳老人口中,一座因土匪貢獻的“豐功偉績”而廣為人知。 

 九叔、蔗姑攀雲聯袂而來,居高臨下的打量高臺。 

 寨子不大,不設寨門,有小十來間房,茅草為頂、泥磚為牆。 

 簡直稱的上簡陋二字,不似匪窩,到盛是山民。 

 其中,馬廄佔地最大,裡面有二十三匹馬,六匹成馬、十七匹小馬駒。 

 一個個腰背滾圓、四肢粗壯,毛髮光滑,像搽了油似的,油亮亮的。 

 其中一匹馬的腹部鼓囊囊的,窩在馬廄一角喘著粗氣,在雪天如同兩條白練。 

 有兩小兒搬來草料,散落在馬槽裡,又舀了兩瓢豆粕,將一塊鹽磚扔給角落裡的馬。 

 兩人分工,拎著鬃毛梳打理著馬匹。 

 “都該殺!” 

 蔗姑面如寒霜,一字一頓盡是肅殺之氣。 

 九叔面中隱露憤怒,盯著馬匹露出哀傷之色,聲如刀鋒:“我的疏忽,若是能來查看一番,這些孩子、婦人不會……” 

 蔗姑搖頭,握住九叔的手,柔夷讓他顫抖的手掌緩停。 

 她勸慰中又帶煞氣,“殺了,告慰他們!” 

 “勿傷廄中馬。” 

 “我知曉。” 

 兩人一言兩語定了山中小兒的生死。 

 像是脫去女裝,著上絨甲,蔗姑猶同軍中木蘭,英姿颯爽,唸唸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