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與鯨 作品

第134章 雲遊(二)

 千鶴道長護送小王爺一行人返回邊關,在四目道長的道場且休整了一夜。 

 烏侍郎燒燬所有有關的物品和人,試圖抹除一行人的痕跡,更是遣人跑到清西鎮,購買快馬九匹、馬車一輛。 

 其中的溝壑、齷齪一概不知,手中的真金就是道理。 

 道場漸漸安靜下來,又突然響起一道一對罵、鬥架的動靜。 

 離去的另一行人,全然不知。 

 九叔收到一封拜帖,戲班子要開三更戲,俗稱啞鬼戲,怕鎮不住場子,聽戲的鬼不肯走,誠邀他走一趟。 

 班主聲叔與他是老友,信不過附近的江湖術士,又知九叔乃茅山道士。 

 這封拜帖才輾轉反側,送到四目道長的道場。 

 拜帖邀請日期已超過三天,字尾又說戲班子要在川地停留半個月。 

 九叔便決定前往瞧瞧,辭別四目道長,與徒弟許仙,敖天龍、敖凝霜父女二人趕赴川地。 

 行走山川、歸於自然,亦是一種修行,幾人日出而行,日落而息,淺輒山間朝露、林中野味,滿足口腹之慾。 

 途至一座山谷,四面環山,樹冠蓋頂,少有人徑,唯有一條蜿蜒通山路連接內外。 

 四人平素不著道袍,一身常服迎人。 

 一樵夫站在山路盡頭,嘹亮的山歌拖音已消,面無表情的看著外人靠近。 

 “老人家,裡面可有住店的地方?” 

 樵夫僵硬的笑著,“有,就在村裡。” 

 “多謝老人家。” 

 九叔拜謝樵夫,四人與他擦身而過。 

 許仙走在最後,鼻尖聳動,嗅到一股石灰味兒。 

 不重,卻很全。 

 他疑惑的回首,見樵夫沒有出山,而是挑起木柴,守在入山口,面無表情的注視幾人進村。 

 有古怪! 

 視線跳過敖凝霜,看向九叔和敖天龍,他們手背在身後,擺出“靜觀其變”的手勢。 

 沒有作聲,快走兩步,牽起敖凝霜的手。 

 迎著她疑惑的眼神,作出“小心”的口型。 

 敖凝霜瞭然的點頭,與許仙並肩而行,沒有鬆開手。 

 又行了一二百米,四人真正進了村。 

 村口豎碑——“九龍”。 

 路是石板路,平坦、乾淨,沒有穢物,比許多大城鎮還要衛生。 

 兩側竟有排水溝,有狗頭般大小的水洞,通往家家戶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