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走開 作品

第95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十八)

【可連番遭遇,令李白的生活越發窘迫,至於報國之志,他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晚年的他轉輾於宣城、金陵之間,依人為生。不久後,一代詩仙逝世,關於李白的死,也有幾種說法,其一見於《舊唐書》,說李白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眾所周知,詩仙愛喝酒,而年紀大了一個不小心飲酒過量也是有可能的;浪漫一點的說法是說李白在江上飲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死,眾所周知,李白追仙,或許他正是看到了仙神,追隨而去,這也是李白的廣大粉絲團所希冀的,所以這種說法多流行於民間,而比較官方一點的說法就是病死論,當李光弼東鎮臨淮時,李白不顧自身的年邁,依舊想著為國效力,請纓殺敵,希望在垂暮之年,盡一份綿薄之力,奈何還沒到呢,就病了!只能折返,於次年病死於他的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處,最後還賦了一首《臨路歌》,盡顯其壯志未酬的悲愴。】




天寶時期剛從楊貴妃處歸來的唐玄宗,百忙之中又看了眼天幕,正好看到李白逝世的一幕,眉頭一挑,有點惋惜,但不多。天下大才盡攬其手,他有的是有才之人,李白再有才,缺他一個,也無甚緊要。




對此,他的曾祖李世民卻是與之完全不同的心境,李世民是惜才的,對李白的逝世也是唏噓不已,李白或許稱不上是什麼治世能臣,可是他那一腔愛國熱血,是值得讚揚的,若他能身處他這個時代,他定是願意給他一個機會,發揮一下其才的。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他生性豁達,豪放灑脫,讀他的詩,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同時也是悲憤失意的,他身懷報國大志,一腔愛國之心至死不改,可惜種種遭遇也令他一路悲歌,壯志難酬啊!他的一生都沒能實現他的理想。】




【李白,於詩家而言,是幸的,因為其滿身的才華讓文壇大放異彩,但於他自身又是不幸的,因為他覺得自己滿身的才華沒有用到該用之處,他一心向往著報效國家,可惜卻只能投身文壇。不過不管怎麼樣,咱們詩仙依舊名留青史,為世人所愛戴,他的詩更是家喻戶曉,哪怕是三歲兒童也讀的是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