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走開 作品

第103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六)

【“烏臺詩案”的起因是因蘇軾給宋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上表》,本來這有什麼,例行公事罷了!可蘇軾是詩人啊,下筆總帶著一些自我的感情,哪怕是官樣文章,也不例外,這可就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啊!】




【“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等等,這些話就被新黨利用了,說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對皇帝不忠等等,甚至他們還從蘇軾大量的詩作中挑出那些個隱含譏諷之意的詩句,大加抨擊,於是乎,蘇軾便鋃鐺入獄了。】




蘇軾:“我冤……”




他不就是寫了幾句詩,幾句詞嘛!怎麼就妄自尊大,不忠朝廷了!




他心懷社稷國家,他之忠心,天地可鑑!




蘇轍:“我哥冤……”




文采太好也是罪嘛?就這麼幾句詩詞,還能引發這麼大的罪名?




宋仁宗:“這麼快就神宗了嗎?朕呢?朕若在,定不讓蘇軾蒙冤!”




【“烏臺詩案”爆發,舉國震驚,新黨想要蘇軾死,舊黨想要援救蘇軾,新舊兩黨再次展開了搏鬥,而蘇軾本人呢!在獄中受盡折磨,差點就一個沒忍住想要自盡了,甚至自覺自己肯定活不成了,所以寫詩與弟弟訣別,“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他把自己的一家老小都託付給了弟弟,可見一向豁達樂觀的蘇東坡當時的處境,定是悽慘的不能再悽慘,不然也不會寫下這絕命一般的詩句。】




獄中的蘇東坡蓬頭垢面,悽悽慘慘,令蘇轍悲呼:“哥哥,太慘了!”




然後一抹眼淚,便對上蘇軾期盼的目光,張嘴便脫口而出:“想都別想,你的一家老小,自己照顧!”




兄弟兩感情深厚,蘇軾一個眼神,蘇轍便懂了,他相信,有了天幕的透露,這一次,他哥必能避免這禍事,他也相信,今上也不是昏君,看了天幕之後,當然不會治罪於他哥了。




此時的宋神宗確實也在反思,反思“烏臺詩案”的發生,反思新黨以及舊黨的利害。




【好在,蘇東坡的命註定是大的,在舊黨的積極營救下,最後因王安石一言拍板了。當時賦閒在家的王安石,聞聽此事,便上書神宗:“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再加上北宋初期“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方才保住了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