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知己同路行 作品

第443章 把她綁到山頂

 “姑姑好!”蘭臻立刻站起身微笑鞠躬,當然她是出於對師母的尊重。 

 “你好,你好!”被人看重,楊詠清心裡自然也是高興的,因而對蘭臻和顏悅色道,“小姑娘不用這麼客氣!”畢竟她也不過大楊姝穎三歲而已,小小年紀開始就被喊人姑姑,她當時心裡可是老大不樂意的! 

 “我是吳堂老師的學生,我很喜歡聽吳老師上課!”蘭臻解釋了一句,師母這稱呼她倒沒喊出口,大抵都知道,吳老師和他的夫人後來因為一些變故而分開了,師母自然就不再是師母了;但大家也都知道,吳老師對師母一往情深,一直等著師母。 

 在dk大學校園裡,男女學生們甚至曾通過戲劇表演的形式來演繹過吳堂老師和師母的緣分,情節這樣設置: 

 學生們分別扮演吳堂老師和師母的角色。在表演中,他們展現出吳堂老師和師母在微時的相識過程,吳老師年少喪父,投親到師母孃家。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情分讓他們彼此深深吸引和初步建立了感情。 

 然後,劇情發展到兩人中途失散的情節。據說因為師母家道中落,師母的父母都遭了意外,家人散落天涯。大學們演員們通過表現分別時的痛苦和無奈,來展現兩人失散後的心情。 

 接下來,當吳堂老師功成名就後,他仍然堅守著對師母的愛和等待。學生們通過表演來展示吳堂老師內心的堅持和對師母的思念。具體通過獨自的思考、回憶的場景還有與他人的對話來體現。 

 最後,學生們腦洞大開:師母可能會以某種方式重新進入吳堂老師的生活。這可以是一個巧合,或者是通過他人的介紹。演員們可以通過激動和感人的重逢場景,來展現兩人再次相見時的喜悅和情感的爆發,一波三折,充滿傳奇色彩…… 

 不過這些楊詠清本人可毫不知情,她都不知道自己在那群年輕、想象力豐富的學生中已然是為傳奇人物。 

 “啊!”楊詠清微微頷首,她已經不會因為自己被強行和吳堂綁定而感到不舒服、甚至是羞恥了,因為現在的吳堂不僅能給她帶來諸多便利,還能給她帶來一些榮耀,她為什麼要著急撇清? 

 “好年輕的姑姑!”老爺子看著楊詠清微笑頷首,他是長輩,犯不著站起身見禮,這樣一句話已經是給足了楊詠清面子。但心裡,老爺子並不大看得上楊詠清,他覺得這姑娘心態還是浮躁了些。 

 孟老爺子目光如炬,彷彿能洞悉一切。他靜靜地觀察著楊詠清,不放過她任何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動作。他發現,楊詠清在與人交談時,眼神常常遊移不定,透露出一種不安和浮躁。她的言語間也時常流露出急於表現自己的慾望,這讓老爺子對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老爺子深知,一個人的心態決定了她的行為和未來。他認為,浮躁的心態會讓人在遇到困難時容易慌亂,無法沉下心來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也會因為急功近利而忽略了過程中的積累和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