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七堇 作品

第111章 天地良心,下官真沒忽悠人!

 “張良雖曾犯下滔天大罪,但其智勇謀略出眾,若朝廷能赦其罪而納其才,不僅可彰顯大秦的包容與大度,或許還將感召天下更多有才之士,摒棄舊怨,轉而歸附我朝,為大秦效力。” 

 廷尉蹙眉,“話雖如此,只怕……” 

 不等廷尉說完,顧綾雪便問眾人道:“張良為何仇視秦國?” 

 “秦滅韓國時,秦軍可有對其家族斬盡殺絕,致使其家破人亡?” 

 “沒有,秦軍沒有殺他家一口人吧。” 

 “那麼,張良之怨恨,並非源於親人被害,而是秦滅韓後,他從錦衣玉食,鮮衣怒馬的世家貴公子,驟然淪為了一介平民,他變得一無所有,失去了地位、財富,做不成丞相的子孫,這突如其來的巨大轉變,才是他內心憤懣的根源所在。” 

 “誠然,也不可否認,近年來,朝廷在統一六國後的治理過程中,由於徵稅繁重、徭役頻繁,加之法律苛刻嚴厲,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許多地方的百姓生活陷入了困厄,滋生了民間對朝廷的諸多怨懟。” 

 “由此,一批批所謂的反秦志士應運而生,他們多數是因生活困境而被迫挺身,或因不滿現狀而選擇對抗。” 

 “依下官之見,彼輩雖以反秦之名行事,然其中不乏才智之士,若朝廷能辨其優劣,擇其可用者而用之,或能收穫意想不到之功效。” 

 馮去疾聽此,略作思量後微微頷首道:“用人之道在於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你之所言倒也有幾分道理。” 

 尉繚略一沉吟後,也徐徐說道:“張良雖為韓之遺民,其智謀確實過人,若能收攬其心,轉禍為福,倒也可行。” 

 蒙毅更是爽朗一笑,暢言道:“顧大人所言,正契我心!” 

 “昔年秦穆公重用五羖大夫百里奚,晉文公亦不棄敗軍之將先軫,皆是以寬廣胸襟容納人才,終致春秋霸業。” 

 “而今面對張良之事,朝廷當審慎處置,若能其收為己用,化敵為友,不僅可消解隱患,更能彰顯我大秦廣納賢才的氣度啊!” 

 對對對! 

 說的真好! 

 顧綾雪聽此笑的一臉燦爛,“承蒙諸位大人認同,假使某日下官真能將張良招致麾下,屆時還請諸位大人們於朝堂之上仗義執言,排除萬難啊!” 

 尉繚捋須微笑,“呵呵,好,本官定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