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中酒 作品

62.嫌貧愛富的黑月光(11)

    “大家在拜田神。”

    齊朝槿解釋道。

    不過齊家的幾畝薄田早就在齊父死的時候為了置辦喪事賣掉了,齊母要帶大一對兒女,都是靠著針線活,她身體弱下不了地,唯一剩的兩畝,齊朝槿在去年還債時也賣掉了。

    現在就院子前面一點的地方種了點小菜,方便平時煮粥下面。

    因而祭田神這項活動他們就跳過了。

    回到家裡,齊朝槿說到梨園看戲得下午才更熱鬧,現在大家都在家裡折水旱燈,只等到時候鳴鑼擊鼓,在城角、街邊焚化的。

    水鵲打了個哈欠:“那我要先再睡上一覺……”

    齊朝槿靜靜地拿出剪紙折燈,頷首應:“好,晌午吃飯我再喊你。”

    吃過中飯,就可以到長州縣的梨園裡看戲了。

    齊朝槿將折的水旱燈在城角點燃了,城頭鼓角聲陣陣,環繞著城南的河道里也有人家放了河燈,水鵲跟著放了一個。

    “如果晚上放會更好看吧?”他轉頭對齊朝槿說。

    剪紙做成的燈都是荷花狀,沿河放燈,晚上一盞盞的就和散開的蓮花差不多。

    齊朝槿點頭,“不過我們得在傍晚回去。”

    晚上太暗,走山路過河過橋都有些危險。

    因為少有和水鵲到梨園看戲的機會,齊朝槿多花了一些錢,到二樓去看,每桌席位有屏風環繞包圍,雖然比不上三樓的雅間門,但是從窗往下看也能將戲園子盡收眼底了。

    鑼鼓敲動得震天響。

    水鵲果真看到了齊朝槿前頭說的胡人戲班子。

    個個身形高大,眉眼輪廓峻深。

    飾演的人物一個接一個地登場,聲勢浩大,笙歌鼎沸,金鼓喧闐。

    臺邊有幾人手中持著一根雕花紅木,底下勾著爐盆,白煙嫋嫋從盆中升起,整個戲臺子煙霧繚繞,鬧鬧哄哄的。

    其中有一個覆著青龍面具的,白色布衣的戲服,腰腹紮了根麻繩帶,筋肉鼓起,繃得粗布衣腰背起伏分明。

    水鵲總覺得莫名眼熟。

    大概是演的什麼青龍妖怪一類的,出場極其威風,不過沒多久另一個持弓的角色上來,青龍面具的就敗退下去了。

    整場戲唱到高潮,鼓樂齊鳴,熱火朝天的。

    後面還有耍雜技的胡人上臺,踢碗、踢瓶、弄花鼓槌之類的,水鵲趴在窗沿看得正入迷,雪腮壓在手肘上,擠出微微變形的軟肉來。

    他眉眼生得好看,靜靜不動時趴在那也自成一番風景。

    有人來這邊屏風後找齊朝槿,是之前團扇鋪的老闆,“齊二郎?你也在這看戲呢。”

    齊朝槿拱手:“陳老闆,幸會。”

    陳老闆笑眯眯的,對他道:“不如同我到三樓坐一會兒,城北書畫鋪的老闆夫人上次買了你畫的團扇,柳老闆見了畫,有意同你結識一番……”

    “這可是好機會,放書畫鋪裡買總比放在我家團扇面上賣值錢多了。”

    陳老闆暗示他。

    再說,轉眼都到了七月半,再過些時日,深秋哪裡還有人買扇子?

    齊朝槿望了眼正看得入迷的水鵲。

    陳老闆知道他放心不下年紀小一些的表弟,“很快就回來的,人家柳老闆也要看戲,估計今日就先認識認識,改日才同你細說。”

    齊朝槿過去同水鵲交待,“我先上三樓,你在這裡看戲,不要亂走,我很快就回來。”

    水鵲擺擺手,毫不留戀,“去吧,去吧。”

    腳步聲遠去了。

    底下的雜耍結束了,換了一批人上臺,是常駐長州縣本地的戲班子。

    吹拉彈唱,調絲弄竹。

    但水鵲感覺沒剛剛雜耍的吸人眼球。   他站起來想到桌子上斟杯茶喝,一回頭給青龍面具嚇了一跳。

    扮演者見他被嚇到了,急忙把臉上忘了取的青龍面具摘下來,笨手笨腳地,摘得又急,甚至連帶著扯斷了一根髮絲。

    水鵲之前眼熟的感覺果然沒錯。

    青龍覆面下是認識的人。

    烏淳粗聲粗氣道,“……是我,不是妖怪。”

    他的鷹目牢牢鎖定著眼前的人。

    雪白的小臉,剛剛擠壓在手肘上的臉頰肉紅紅粉粉的,留了個印子。

    沒瘦。

    分明以前還說齊二養不起他,不給他做飯吃。

    但烏淳後來左等右等,又是送衣衫又是找到機會送甜水的。

    這人都沒有再來他的茅草屋。

    那竹籠裡的白毛小畜生都讓他養的胖胖圓圓的了。

    半點也指望不上靠它把小郎君吸引過來。

    烏淳後來打聽到,水鵲是跟著齊朝槿到書院上課了。

    烏淳沒上過學,可能以前上過,他失過憶,自然也不記得了。

    他不明白,水鵲怎麼跟著齊二上課也不來找自己?

    他夜夜想著那日在亭子裡牽的手,指節軟玉一般白潤。

    烏淳有一天從酒樓底下路過,酒樓掛下來的旗幡迎風招展,他抬頭一看,就見到二樓窗邊位子的水鵲,旁邊坐了個青年。

    他認識,是縣令家的公子。

    烏淳走進酒樓裡,同小二打聽,樓上靠最邊邊窗那個包廂的客人都吃的什麼。

    小二眼神怪異地瞅他一眼,想他是從哪裡來的鄉巴佬。

    “那間門可是崔三公子和他那幾個同窗,家裡都是當官的呢。”小二同他強調,見他木訥的一張臉,沒什麼神色變化的,好像聽不明白一般,

    小二撇撇嘴,接著和報菜名似的,報了一連串平日裡崔時信他們會點的飯菜。

    不僅報菜名,連同價格也一應報了。

    烏淳臉色沉沉地從酒樓走出來。

    他一個山野獵戶,這些年存下的幾萬錢積蓄,竟是不夠一日二食地,在酒樓裡這般點菜吃上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