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三十九章 愛

自從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觀念的突破一直是這個國家改革最主要的動力,哪些地方的民眾率先擺脫了計劃經濟的束縛,哪裡就將迅速地崛起,財富向觀念開放的區域源源地流動。

事實上,很多的改革都是從灰色地帶開始的,那些與舊體制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規定成為改革的束縛,對之的突破往往意味著進步。

譬如,興隆電子數碼城販賣的這些掌上機、紅白機、單放機的商家,這些廉價的山寨產品是不合規的,放在後世肯定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但相較於昂貴的正版,這些山寨產品完美的契合當時的國情,受到了國人們的喜愛,商家從而汲取了鉅額財富。

這直接導致了一代人對常規的蔑視,人們開始對制度性約束變得漫不經心起來,只關心發展的效率與速度。

張雲起一直覺得,查爾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那段有關“叢林法則”的經典論述,正是中國九零年代發展史的一條公理:“存活下來的物種,不是那些最強壯的種群,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種群,而是那些對變化做出最積極反應的物種。”

在這群對變化做出最積極反應的人當中,有的空手套白狼,罐頭換飛機;有的洞悉未來,在股交所裡一擲千金。

有的當起了點子大王。

有的做起了打假先鋒。

有的將“特等獎”的字樣印到可樂拉環上,在火車站大行其道。

有的在首都開起了全國第一家性保健品店,在舉國上下的流氓罵聲中,一邊享受著春情一邊數著大把的鈔票。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裡,這部分對變化做出了最積極反應的先行者們,做出了許多讓國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不論是好的壞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意識,刺激著被壓抑了太久的物質慾望。

是的。

這是一個物慾橫流的年代。

興隆電子數碼城如潮水的人流正默默地訴說著這一點。這讓張雲起對他的掌上機生意更加有信心,只要能對接這裡面擁有大渠道的批發商,一個月輕輕鬆鬆賺十來萬不是問題。

不過紀靈想買隨身聽,還非得讓他幫忙選個喜歡的,張雲起就先放下自己的事情,帶著紀靈找了一家比較大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