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五十七章 相親

小年一過,再往前捎,就近了除夕。

臘月裡的農村很熱鬧,或許越是鄉土的地方,原生態的風物保持的就越久;越是久遠的年代,年味也就會越濃,家家戶戶都樂於折騰,也喜歡交流;不厭其煩地做些傳統吃食,不在於貴,而在於費時費力。

有張媽的操持,加上從市裡買來的豐盛年貨,老張家的這個年準備的充實又熱鬧,早幾天前,家裡就已經忙活開了,殺過年豬、做翻皮豆腐、炸麻花、打餈粑、蒸菜蒸肉……

這些農家特色吃食裡面,張雲起最愛的是餈粑,剛打出來的餈粑又香又軟,不用沾糖就能嚼出甜味,打好的餈粑挨個捏成團,泡在冷水裡,就可以儲存整個冬季,晚上肚子餓了,還可以架在火爐上烤軟,沾著糖邊吃邊看電視。

自打老張家裡有了彩色電視機後,每天晚上都很熱鬧,但能收到的臺極其有限,只有四個臺,CCtv1和湘南省的芒果臺,本地的江川電視臺、封陽電視臺。

這天晚上吃完飯,一家人都在堂屋裡看電視,放的是六小齡童主演的86版《西遊記》,這一集正好是三打白骨精,春蘭和小小看得津津有味,一邊看還一邊熱烈地討論著劇情的發展。

張雲起很想劇透一下,不過想想還是算了。算命的都是瞎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劇透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西遊記》上輩子早特麼看膩了,寒假暑假輪番轟炸各個電視臺,張雲起看的直打哈欠,在兩個看的聚精會神的妹妹當中,顯得特不合群。

他乾脆跑到廚房和大哥一起炸圓子,圓子是封陽縣一帶的特色美食,用雞蛋和麵粉加水攪拌,裡面包一個肉丸,然後扔進油鍋裡炸至金黃色,型號和撒尿牛丸差不多,但是味道不一樣,口感更柔,味道更鮮。

炸著圓子,兄弟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聊的還是張雲起在市裡上學期間賣掌上機的事兒。

張雲峰對這個很感興趣。

因為能賺錢,還是大錢。

雖說他現在開拖拉機搞運輸收入也還不錯,發狠乾的話,每個月賺個三四百比較輕鬆,但和弟弟雲起比起來,那真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