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十一章 二八(求訂閱)

張雲起記得以前他看過一部電影,《莫斯科行動》,由真實案件“俄列車大劫案”改編,夏雨主演,這部電影說的是這個外貿投機倒把的瘋狂時代。

國一件70元的皮衣,運到俄羅斯能淨賺三四百元,火車開入俄羅斯境內後,每到一個站點,倒爺們扒著車窗,向在站臺附近等候的當地商人兜售貨物,回頭火車還沒到終點站,貨物已經賣的七七八八。

同樣的,九零年代也是內貿投機倒把的落日餘暉,隨著國人經濟水平的日漸提升,體外價格機制的逐漸發育、壯大,信息傳播的媒介越來越多樣和發達,像七零八零年代的那種南貨北運和利用計劃經濟價格雙軌制大發橫財的倒爺們,已經失去了信息和體制內價格的優勢,在九零年代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張雲起販賣掌機,其實是這個路數,簡單的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來攥取差價。

每次王貴兵把貨從深圳帶到江川市後,都會把託運單撕掉。

餘林是不知道貨從哪裡來的,他也很聰明,從來不去問,但他是個商人,在這個年代混的還算成功,有商人對財富和商機應有的嗅覺,所以他發現了廉價掌機貨源來自於南方沿海一帶,張雲起不意外。

儘管九零年代初是個消息閉塞,思維更閉塞的時代,但是畢竟鄧公南巡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去年10月份的十四大報告,正式確定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第二次改革開放正當熱浪如潮,越來越多的草莽前赴後繼奔向南邊的那個小漁村,締造了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也越來越多有眼光的人知道那裡遍地黃金,那裡有數不清的財富商機。

餘林顯然是一個有眼光的商人。

他以前的貨都是來自蘇杭溫州一帶,而且還是從二級經銷商哪來拿下來的,所以成本價較高,但是和張雲起做生意後,他以一個商人對商機特有的嗅覺,肯定會像狗一樣聞著味道去尋找,過了這麼幾個月,給他找著了,不怪,甚至算慢的,但找著了是一回事兒,想利用這點掌握主動權,那還得看看他的對手是誰。

輩子張雲起混的不算好,但當年他在國營食品廠幹銷售經理的時候,也算是年身經百戰,跟供應商、經銷商、廣告商、保險商談判過無數次,跟形形色色的人砍過價,歷練出一身刀槍不入皮厚如城牆的本事。

那時候整個食品廠,客戶最怕他來談判說事兒,經常是說著說著猛然發現:咦,我怎麼又被你繞進去了?其實訣竅只有兩個:一是後發制人,先讓對方發球;二是拼命藏住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