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二十一章 唇齒間的幸福

掛了電話,張雲起回房間睡覺。

昨晚陪紀靈在外邊玩搞的太晚,得補覺,不過也沒睡多久,他姐夫牛奮就跑了過來,挺有心的,中秋節,搞了一條十多斤重的河魚和兩盒高檔月餅孝敬孃家,不過張媽沒在家,張雲起泡了一壺好茶招待他。

這個姐夫除了長得矮了點,人是不錯的,性格開朗賊好說話,也挺逗,張雲起還記得前世有一次牛奮帶他去梅湖公園玩兒,他在公園大門口看到賣羊肉串的小攤子,嚷嚷著非要吃,他姐夫很為難,但最後還是咬著牙翻口袋找錢給他買了五串,然後他吃的滿嘴流油,拿了一根遞給姐夫,姐夫一邊吞口水一邊擺手,還說:“這玩意兒騷味賊重,有啥好吃的,對了,回去不要告訴你姐哈。”

那時自己還太年輕,裡面的箇中滋味,是體會不到的。只是第一次吃羊肉串,覺得味道真是特美,又辣又爽,以至於後來對梅湖公園大門口的羊肉串一直念念不忘,但前段時間特地拉著紀靈去吃,覺得肉味很騷,肉質比較粗,怎麼也吃不出當初的滋味了,現在的他能買一萬串羊肉串,但是再也找不回曾經的感覺了。

人就是這樣吧。

六歲的時候覺得辣條最好,十六歲的時候覺得女孩最好,二十六歲的時候覺得人民幣最好,三十六歲的時候覺得有個家最好,四十六歲的時候覺得健康最好……慾望無窮無盡,知足,才能常樂。

張雲起對現在的生活很知足,給牛奮上了一杯茶,兩人扯了會兒淡,張雲起對龍景園罐頭廠現在的情況挺感興趣的,聽說已經經營不下去了,牛奮反而問他說:“雲起,我聽你姐說,你最近一直想收購一家電子廠?”

張雲起點頭:“對呀。”

牛奮說:“你好端端的收購電子廠幹嘛?”

這問題問的也忒外行了點,所以張雲起的回答也外行:“當然是為了賺錢。”

牛奮道:“電子廠很賺錢嗎?我覺得咱們那罐頭廠也不錯嘛,要不拿下它,搞罐頭?”

罐頭廠跟電子廠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去,張雲起道:“就龍景園那狀況還不錯?”

牛奮道:“老弟,話也不能這麼說吧,咱那罐頭廠就是現在經營不下去了,咱們才好低價入手嘛。”

張雲起不大明白這個姐夫心裡的想法,好端端的怎麼突然想讓他拿罐頭廠呢,龍景園經營狀況再差也得大幾百萬才能拿下,自己那點兒老底等著運作vCd影碟機項目,只是胡志標那邊的軟硬件開發才進行一個多月,還有的好等。

當然,站在張雲起的角度,把龍景園拿下來也不是沒好處,說的直白點,那塊地皮非常不錯,在江川市的建興路,屬於中心地段,臨近湘南師專,後世的興隆步行街就在那一塊地方,那怕是現在三四百萬拿下來完全不運作,任由龍景園倒閉,以後炒地皮都能賺翻天。

這事兒後世的那些個房地產大亨可沒少幹。

那個年代很多經營不下去的國營企業都會轉手賣給私人,說的冠冕堂皇一點叫招商引資,實際上就是將國有財產私有化,並且給予大量的優惠政策,這個過程不可避免造成國家財富大量流失,可是這也沒辦法呀,經營不下去的國企賣了還能搞點兒錢,不賣就砸在自己手裡,而且那麼多職工的安置和買斷工齡都要錢,只能靠販賣國有資產補足。總而言之,在90年代,像龍景園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投資體制落後,官僚主義嚴重,不尊重科學,盲目決策走向死亡,於是有了國有企業的改革改制,但其中大多數的最終的宿命必然是被資本家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