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三十七章 扶狂瀾於即倒

多事之秋。

這句話大概是罐頭廠眼下最好的寫照。

其實呢,今天這場龍景園罐頭廠職工的攔街鬧事,張雲起確實沒有想到,不過他清楚一點,這場風波是他帶來的蝴蝶效應,但他也很清楚,即使是沒有他的干預,按照前世的脈絡發展下去,罐頭廠照樣得涼,職工們下崗是籠子裡掏大鳥,沒得跑。

聽起來有點兒像風涼話的意思,事實上也就是這麼回事,雖然這些職工還活在“恢復生產,重振昔日輝煌”的夢裡,但現實很殘酷,龍景園罐頭廠已經病入膏肓,據他所瞭解到的,目前龍景園罐頭廠的地皮、廠房、機器、商標、庫存等等全部資產加起來,評估價是1100萬,但如果對外公開拍賣,在那個年頭,這些玩意兒是誰買誰傻逼!既然賣不出去,那就是一分錢都不值,可是欠的外債呢,銀行500多萬,供貨商300多萬。說一句資不抵債一點也不誇張,如果找不到外資接盤,罐頭廠只能申請破產。

然而國企是說破產就能破的嗎?社會債務怎麼解決?職工怎麼安置?這些問題都是大問題!但九零年代的中國必須要完成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必須要實施“一個確保、三個到位、五項改革”的方針,總而言之,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拖了國家經濟後腿的一切都要改,於是,劉歡的一首《重頭再來》,把像龍景園罐頭廠的這些肩負了30年光榮和輝煌歷史的國企職工們敲鑼打鼓送進人間,張雲起還記得當年的口號:“扶上馬,送一程!”

結果?

嚐盡人間苦辣酸甜,任由自生自滅。

直到多年以後,下崗工人融進社會,散落在已經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祖國大地裡顛沛沉浮,雖然媒體報道里整天鼓吹國企職工辭職做生意當老闆發大財的事例,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其中不少人成為了社會最底層的貧困者,蝸居在四五十平米的小房子裡,做一份廉價的工作,掙一份剛夠溫飽的工資,高物價,高房價,高藥價……苦不堪言!被老闆剝削一遍後,又被高物價搶奪一遍,接著又要去做房奴,期盼自己有金剛不壞之身,最好是長生不老!

歌舞昇平和諧處,彷彿繞耳嗚咽聲。

或許是目睹國企職工攔街鬧事,張雲起才想起了前世的這些事,他也不是同情什麼吧。講句不大好聽的,沒那資格,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公平,誰他媽活的容易呢?命好的人,努力的人,爸爸不叫李麻子而叫李嘉誠的人。

當然了,說句帶私心又無情的話,龍景園罐頭廠的職工攔街鬧事兒,對他是有好處的,只不過這可得苦了李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