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十二章 膽顫

十二月一過,就到了大雪。

象徵著酷寒的冬至,也已不再遙遠。

天氣雖冷,但張雲起的晨練從來不曾中斷,每天五點,不管天亮不亮,事多或者事少,他都會穿著耐克運動裝出門朝著學校足球場的方向晨跑。

有句話叫做“人到中年不得己,保溫杯裡泡枸杞。”

為啥呀?

被逼的唄!

白天老闆逼,夜裡老婆逼。

一天到晚全逼事,身體能不鬧毛病?

當然了,小男生可能還不懂,但像他這種中年大叔,對此實在是深有體會,擁有一個好身體太重要了。

堅持鍛鍊是必須的。

張雲起跑了一會兒步,身體漸漸暖和了起來,嘴裡呼出一團團白氣,那個時候才五點出頭,冬天的夜格外長,天空還是烏青色的,有些地方泛著魚白,街角兩邊的燈並未滅,有暖色的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路邊的枯草叢裡已經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白霜。

這樣的天氣,總會讓張雲起想起多年前他讀小學那會兒,每天天不亮和三五個夥伴成群結隊去鄉里的中心完小,那時云溪村小學只有一年級到四年級,四年級讀完後,他就必須得轉至龍灣鎮轄下的昭坪鄉中心完小讀五年級和六年級。

云溪村距離昭坪鄉挺遠,差不多有10裡山路,和三四條沒有橋的小溪,有些山路十分陡峭,特別難走。為了不遲到,他要五點鐘出門,沒有燈,家裡買不起手電筒,提著老媽提前準備好的剁辣椒和紅薯玉米飯,燒火把,翻山越嶺,爬兩個小時的路,到學校的時候,他那一身見不得人的破爛衣服上已經披滿了白霜和露水,鞋子總是溼的,手上腳上總是淤青黑腫的,坐在四面透風的教室裡,永遠感覺不到暖意。

張雲起不知道當初自己是怎麼頂過來的。如今回想起來,那些兒時的苦難記憶也並不深刻,只記得在那條崎嶇山路上烤過的紅薯玉米,摘過的茅莓黃泡果,抓過的螃蟹小魚仔,還有那絕對純粹的讀書狀態。

其實那時候的自己還很年幼,是不大可能明白讀書的真實含義的,努力讀書,單純的就是為了考個雙100分,回家不挨老媽的柳樹條子抽,一直到了初一,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看著拖兒帶女整天在土裡挖刨還吃不上飯的父母,他才漸漸知道要掙命讀書,闖出大山,吃飽肚子,穿暖衣服。

老張家的學霸養成記,不容易。

憶苦思甜中,張雲起已經在足球場上跑了半個多小時,初見和往常一樣,在六點鐘準時出現在足球場的入口處。

她站了一會,才叫雲起。

張雲起聽見聲音,擺擺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