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章 新路

籌建合作社的事,張海軍十分急性。

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騎著摩托去了龍灣鎮鎮政府大院,找鎮長鄒啟先。

那會兒鎮長鄒啟先剛好在,他端著一杯滾燙的濃茶,正坐在院子裡的老槐樹下和宣傳幹事劉為民下象棋。

作為一名正科級幹部,皺啟先的年紀並不算大,三十四五歲的模樣,一身乾淨的深藍制服,頭髮稍稍背梳起來,看起來已經有點兒領導派頭了,不過這人性格隨和,從不耍那些威風。

張海軍進來時,他只抬頭跟張海軍打了個招呼,就趕忙舉起一顆棋子往石板棋盤上一摜:“將!”

張海軍只好走到鄒啟先的近前,對他說道:“鄒鎮長,我有事跟你商議。”

鄒啟先的注意力似乎全在棋局上,只是應了一聲:“啥事兒?”

張海軍就把張雲起在云溪村投資的事情,簡單地轉述了一遍。

鄒啟先聽張海軍說完,先是怔住了,他拿著棋子的手停在半空中,仰起臉問張海軍說:“有老闆來投資是好事呀,不過你說這張雲起才十七八歲,幹這麼大的事兒,這靠譜嗎?”

張海軍連忙道:“這娃子是我打小看著長大的,一萬個可信,人家手下的龍景園罐頭廠資產上千萬,開得車都是外國進口的百萬洋車,是真真切切來鎮上投資,幫助咱村裡百姓的!”

鄒啟先的注意力總算從棋盤上收了回來,他沉吟了一下,問道:“張主任,紀市長對這回事有什麼看法?”

張海軍一怔,他不明白鄒鎮長腦子裡在想些什麼東西。按常理來說,一般的政府官員聽到有大老闆來本地投資,早激動得不知所以了,鄒鎮長倒真是沉得住氣。

周海軍回答說:“這個我不清楚,但咱們村能吸引到投資,帶領鄉親們創業致富,這實在是一件千載難逢的大好事,鄒鎮長,我那侄子張雲起想和你面談一下,商討這樁事由鎮政府來主導運作的可能性。你要不要去見一下他?”

鄒啟先聽到這話,心裡突然就有點不是滋味,但也沒有表現出來。對方畢竟是來投資的大老闆嘛!先探探底再說。

“成吧!我跟你去見一面。”

臨了起身出院子,鄒啟先還沒忘記扭過頭把手中那顆棋子摜在棋盤上,對宣傳幹事說:“再將!”

云溪村距離龍灣鎮並不遠,八里路。

然而這八里路可真是不大好走,七繞八彎,溝壑縱橫,全都是泥濘的山路,坐在張海軍的摩托車上,鄒啟先的那兩條褲腿很快就濺滿了泥巴,只是遙望著遼闊的山野,難得下鄉的他,神思已經被那點綴其上的一個串著一個的破爛村莊所吸引了。

作為這片深山老林的兩萬多人口的父母官,鄒啟先深知這些村莊裡面隱藏著什麼樣的景象,只要一想到這麼多年下來,至今還有大部分村民連起碼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他這個成日裡窩在鎮政府大院下象棋的一鎮之長,也會難得地心情沉重起來。

其實剛調到龍灣鎮任職那會兒,儘管這裡是一個貧窮落後地處偏僻的山區小鎮,但鄒啟先三十出頭就已是正科級,算得上躊躇滿志,俗話說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起點低,沒那麼可怕。

鄒啟先心裡很清楚,現在正是改革開放狠抓四化建設的大好時代,他只要在經濟建設這一塊大顯一下身手,在龍灣鎮打造一個鄉鎮特色產業出來,帶領鎮裡的百姓們脫貧創收,那麼他的仕途之路將是一片明朗。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摸底考察,他就心涼了,龍灣鎮這塊土地底子薄,基礎差,交通稀爛,工業設施為零,小老百姓們配合度低,完全拉不進投資,就連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僅有的兩家小鄉鎮企業,也因為經營體制改革,部門壟斷,管理混亂、管理能力的先天不足等等因素倒閉了。總而言之,要改變龍灣鎮的落後面貌難度太大,除了狠抓計劃生育之外,再想要幹出點大政績大事業來除舊佈新,實在是不現實。

到了後來,鄒啟先慢慢就看透了,還是別折騰小老百姓和自己了,龍灣鎮的這個困難局面,著實不是他一個芝麻綠豆點大的官能夠解決的,想要往上升,只能熬資歷,等熬了個十年八載,說不定還能有機會升為副處級,進入縣領導的序列。

想到這裡,鄒啟先收回目光,對前面騎車的張海軍道:“張主任,你說你的那個大老闆侄子,真有這樣的大本事?才十七八歲的年紀,就能置辦上千萬的罐頭廠?”

張海軍見鄒啟先三番五次問起張雲起的背景,倒也沒覺得麻纏,他們龍灣鎮坐落在深山老林裡,營商環境太差,突然冒出這樣一個大衛星,身家千萬的大老闆跑到這種窮鄉僻壤的地方來投資搞建設,鄒啟先心裡有疑慮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