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章 新路

張雲起和鄒啟先扯了老半天,就等這句話,他笑著說道:“大的問題沒有,不過眼下有一樁小事,可能需要鎮政府這邊協調解決,就是農戶入股的資金問題。農作物專業種植合作社具體的股份比例是龍景園出資十八萬,佔股60,入社農戶出資十二萬,佔股40。這個村委已經做過初步統計,按照有意願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數量,差不多每戶得拿一千七百多塊錢。這樣一筆錢,村裡大部分農戶肯定是掏不出來的,所以我就想,鎮上可不可以通過信用社,給想要加入合作社但又缺少部分資金的農戶提供部分貸款支持?”

鄒啟先聽到這話,立即思謀起來,由龍灣鎮鎮政府挑頭,通過信用社給農戶貸款籌措合作社的股金,這事在操作上是沒什麼問題的,幹得好,指不定還有申請到財政資金扶持和金融信貸優惠,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通過信用貸款,他代表的鎮政府能夠在這一項目中起到一個真正的主導作用。

只是在這裡面,有一點是鄒啟先所不能理解的,他以一種開玩笑式的口吻委婉地說道:“張老闆,十二萬入股資金,對村裡的莊稼人來說,肯定是一筆天文數字,但對你來講,不過是毛毛雨,你完全可以自掏腰包資助這些父老鄉親嘛。”

張雲起聽到這話,笑。

他對這個問題不意外,云溪村的大部分村民們不也一樣眼巴巴的盼念著他掏這筆錢嗎?

但這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

第一點,他是以龍景園的老闆運作云溪村合作社項目的,代表的是整個龍景園,如果出了這筆錢,不符合其他股東以及廠職工的利益訴求。

第二點,如果他個人掏這筆錢,那怕是借錢給農戶。錢自然是沒問題的。但這樣一來,籌建合作社的資金,實際上60是龍景園的,40是他個人的。農戶沒掏錢。農戶們甚至是會抱著這筆錢虧了,就不會還他張雲起的心態,因為在農戶眼裡他張雲起是大老闆,又是村裡人,虧得起!怎麼可能為了這點兒錢跟家鄉父老撕破臉討要呢?

這樣一來,農戶們零投入,不是絕對的利益關聯體,合作社倒了,他們也受不到太大的影響,那麼他又如何保證合作社的各項政策制度能夠真正落實下去,激發最大勞動生產力?他心心念念想要推行的股份合作制的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又還有什麼意義?

他還不如自己直接開一家種植公司!

第三點,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他個人掏了這筆錢,怎麼可能還輪得到鄒啟先這個龍灣鎮鎮長來插上這一腳?

政企合作,中國特色。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個新興產物,和家庭聯產承包制,鄉鎮企業、村民自治、農民工進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一起,被後世經濟學家統稱為中國農村改革三十年億萬農民的六大創造。尤其是他要搞的這個專業合作社,還是股份制的,模式上極其先進,在1994這一年,放眼整個中國,絕不會有第二例。

張雲起由此意識到,既然要這麼幹,那麼就必須得未雨綢繆,在輿論導向和政策支持上,要從上至下搭起一條線,幫他遮風擋雨,幫他宣傳造勢。

毫無疑問,龍灣鎮鎮長鄒啟先是這條線的基礎端。通過鎮政府協調信用社給村裡農戶提供信用貸款,他既解決了農戶的股金問題,又能夠將龍灣鎮鎮政府和鄒啟先深度綁定在這個項目上。一舉多得,又何必愚蠢到自己掏錢給農戶入股呢?

當然,這種話是不能講給鄒啟先聽的。

張雲起端著搪瓷杯子喝了口濃茶,對鄒啟先說道:“鄒鎮長,站在感情的角度來講,這筆錢我確實可以掏,也沒有問題,錢不是關鍵,但是,關鍵是我想要打造的這個股份制合作社的模式,它的設計邏輯和運行機制是不是合理的,具有開拓性的。我認為,如果我替家鄉父老掏了這筆錢,那麼它的邏輯就是不合理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