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二章 追星星的人

“在深圳,還有一個叫馬化騰的年輕人,他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哈雷彗星,並寫下觀測報告,得了三等獎。那臺望遠鏡是他父母花了七百塊錢給他買的生日禮物,是他父親四個月的工資。”

“你知道詩人西川吧,他那首著名的《在哈爾蓋仰望星空》就是在那天寫下的:在這青藏高原上,一個蠶豆般大小的火車站旁,我抬起頭來眺望星空。”

“哈雷彗星緩緩劃過蒼穹,76年物是人非,但那時願意遠望星空的人並不多,只有偶然抬頭的人,才能聽到星辰間的旋律,西川望星那年,有一個叫南仁東的首都天文臺助理研究員前往荷蘭天文機構當訪問學者,他級別不夠,不能坐飛機,只能坐火車橫穿西伯利亞,取道東歐,前往荷蘭,一路海關盤剝,索要賄賂,沒到荷蘭,兜裡已經沒錢了,於是他在路邊賣起了畫,他畫著許多陌生面孔,但心裡裝的一定是滿天星辰。有一次,他去日內瓦的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總部參觀,大廳內,各國都擺出了最驕傲的展品,中國的展品是景泰藍花瓶,而美國的展品是一小塊月岩,而且擺了幾十年無人超越。”

“南仁東念念不忘星星和月岩,可是當年那些興奮眺望哈雷的人,大多數都已經低下了頭,忙碌繁亂人生。1993年年初,也就是去年年初,央視經濟頻道成立,去年年尾,《公司法》頒佈,在這個時代,對普通人來說,沒什麼比鈔票更有魅力,追星星的人已經寥寥無幾。這倒也沒什麼問題,人是要吃飯的,不過我一直記得去年詩人西川寫的一句詩:我無法叫大雨停住。”

初見問:“那對你來說,鈔票有魅力,還是追星星有魅力?”

張雲起想了想,笑道:“人小的時候都喜歡追星星,我也一樣,但是我沒那個條件,當然,可能這樣說也不太對,有點把責任推給客觀因素的嫌疑,還是恆心不夠吧,也可能是以前窮怕了,總之,我要努力追鈔票,這樣,當身邊的人想追星星的時候,就不會追不起星星了。”

初見許久沒有說話,她把張雲起的手握在手心裡,抿著嘴說:“故事的後面呢?”

張雲起說:“1993年,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在東京召開,提議建新一代大型射電望遠鏡。南仁東開始在國內選址,籌建射電望遠鏡。工程名稱很霸氣,中國天眼。”

“因為貴州有大量喀斯特窪地,可省下挖掘成本,南仁東帶著團隊去了那裡,翻越一座座西南大山,尋遍上百個山谷,大雨時常不期而至,山洪在索橋下咆哮,有時密林無路,他們就用柴刀劈路。大山中的村民迷惘地望著來客,最開始的傳言是‘有礦了’,後來變成‘發現了外星人’,可能,山外的世界,對他們來說就是太空。”

“中國天眼有了落地之處後,南仁東開始四處推銷他的天眼夢,他跑遍了中國大學,立項著書,頻繁參加國際會議,上各大電視,那個滿身風塵的老人,戴著墨鏡,用吉林普通話向全國觀眾發問: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否孤獨?”

張雲起看著被窩裡的初見,笑著說:“故事講到這裡,其實已經結束了,但是,也沒有結束,因為我們這個國家還有無數追星星的人前赴後繼正在續寫著這個故事。中國天眼,一定會有建成的哪一天,它會以世界上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屹立在地球上,傾聽宇宙深處的旋律,尋覓那些星星藏在宇宙裡的奧秘,成為走出星海的座標。”

“好美的故事呀,雲起。”

“煜也好美。”張雲起摸了摸女孩兒的臉頰,女孩的眼睛裡彷彿蘊著夏晚的露水,就要流淌下來,他笑著低頭親她的額頭:“睡吧,說不定夢裡會有浩瀚星空。”

“還會有你呢。”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