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345章 這個冬天很冷

高山一直關注著紅星電子的動向。

自從紅星電子發生大火後,他便隱藏於背後積極準備拿地,但是最近一段時間,森海電工與紅星電子在改制過程中的一連串變故,尤其是在森海電工集團總部鬧得那一出大戲,確實出乎了他的預料,派人調查之後,發現背後出現了張雲起的身影。

張雲起橫插一腳的目的是什麼呢?

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張雲起冒這麼大的風險涉身其中,最大的可能自然是要跟他爭奪紅星那133畝地皮。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合適的解釋。再說了,紅星大火的那個夜晚,張雲起可是對他大放厥詞,揚言紅星的133畝地皮絕不會讓他拿到手。

在高山的觀感中,張雲起並不是那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人。他這麼說了,肯定有所倚仗。首先,張雲起和市國投的董事長趙建強關係密切,其次,森海電工集團已經由市國投接管,最後,市國投在與機電局關於森海電工集團的人事權之爭大獲全勝。

很明顯,張雲起與趙建強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指向他們要控制住森海電工管理層。這一點讓高山非常警惕。本來對於森海電工,市國投只有經營權,人事權是主管部門機電局的!但是機電局有把柄落到對手手裡,一下子就被對方拿捏到七寸,被迫接受了趙健強的人事調動方案。

事態正在往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高山加快了拿地的步伐。

眼下市裡面掏錢安置好了紅星電子下崗職工,阻擋凰城地產拿下紅星地塊已經足足一年多時間的冗員處置問題徹底解決。凰城地產順勢而上,1993年1月3日,致電森海電工集團,要求儘快報批紅星工業用地性質地塊的拍賣成交確認書。

1995年1月6日,高山要求森海電工與凰城地產、外資星凱公司三家聯合給市裡面具文,請求市裡按江政發(1993)114號文有關規定,給予辦理紅星合作項目免徵土地出讓金手續。

按照江川有關政策,商業地產開發用地改變屬性增值部分,市裡面需要提取70%,但如果是國企改制,這個比例能降到40%以至於零;同樣,商業地產開發需要一次交夠營業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契稅等稅種,如果採用合作開發形式,只需預先繳納契稅,其他稅種待形成效益後再作考慮。

高山對紅星電子133畝廠區之所以如此渴望,這是核心原因。他不僅可以鯨吞紅星地塊本身的巨量級差價值,還能夠享受到國企改制政策低成本啟動商業地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