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章 玩笑

天才·八六()

下午養殖基地裡要清塘撈魚。

這事兒讓張雲起很容易就想起了他小時候和紀靈兩個小孩卷著褲管、光著腳丫、提著網兜,在門前屋後的小溝、小河、小池塘裡摸魚、抓蝦的日子。

他給紀靈打了一個電話。

紀靈來的時候,工人已經下塘捕魚。

眼下正是隆冬時節,魚塘的水面基本上已經乾涸,只有魚塘最深處有幾灘深水。冬季打撈後,工人們清理了淤泥,春季再種下魚苗和蝦苗。

魚種其實很單一,除了鯽魚就是白條,還有草魚,春蘭幾個女孩子在水邊撿田螺,紀靈跟著張雲起下了水,在水面覆蓋腳面的地方抓魚,魚在水裡摟著脊樑骨快速的遊動,鑽進腳底時,有一種滑滑的驚奇感,但紀靈魚沒抓到幾條,倒弄得滿身髒兮兮的,她也不怕冷,那張精緻的小臉沾著水漬和泥巴,額前稀碎的劉海風裡搖曳,女孩在冬日溫潤的陽光下,笑得好開心。

張雲起已經很久沒見她這麼開心了。

這個女孩對待生活的態度,其實從小時候就深深地影響著他。以前家裡窮,在他對世界沒有形成完整的認識之前,對待生活的基本態度就是悲觀的,沒有安全感,常常掙扎於現實之中,內心一直生活在別處,總認為他人的生活才是最美的。

對於張雲起來說,這個他人就是紀靈。

到了傍晚,張雲起說今天這麼累,還要去參加同學聚會嗎?

紀靈理所當然:“去吶。”

張雲起拎了幾條大草魚,帶著洗了澡的紀靈和張小梅去鎮上,出門前,沒想到同村的吳榮跑了過來,他也要去參加同學聚會,大概是想搭順風車。

吳榮跟張雲起同村,也是他讀初中時的同班同學,現在在封陽縣三中唸書,後來考上省城裡津經濟學院。

張雲起和他是他們那一屆僅有的還在讀書的人,前一世在學生時代關係十分要好,一起上下學,形影不離,張雲起在省城讀中專提前畢業,工作後跟個傻逼似的給還在唸書的吳榮借過錢,但是後來吳榮飛黃騰達,因為在云溪村修建別墅侵佔張雲起家的宅基地,兩家關係徹底鬧僵。

這是吳榮第一次坐小轎車,他坐在後車座上特別拘謹,等熟悉了環境,就左蹭蹭,右摸摸起來,羨慕道:“雲起,你這是什麼牌子的車?全真皮的,還帶空調,好闊氣呀。”

張小梅接話道:“應該是桑塔納吧。“

吳榮砸了下嘴:“這怕要好幾十萬?”

張小梅點頭:“那肯定的。”

九十年代,農村孩子眼界有限,在他們的認知當中,桑塔納已經是頂級豪車了,搞得張雲起都不好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