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十五章 榮美

初見喜歡初夏的清晨。

世界很靜,那些遙遠的理想格外清晰。

少年人所追求的總容易被喧囂淹沒,在聲色之餘中迷失自我。初見這樣想,因為大人們總這麼覺得。但是有的時候她又覺得不對。這樣年紀的同齡人中,只是貪玩,這本應該屬於人之天性,怎麼能稱得上是聲色之餘呢?更多的,都是被懵懂的情愫擾得心意迷亂吧。

初見覺得自己也是一樣。

她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在學校報欄前呆一會兒。這裡會很多時事新聞的報紙,國內國外還有江川市的,但絕大多數都跟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毫無關聯。學生們喜歡的是體育報或者武俠言情之類的,學校外面的租書店裡,永遠坐滿了廢寢忘食閱讀的學生,而這裡是少有人駐足的僻靜之地。

這隻能說明同齡人喜歡幻想,那些幻想裡的美好的事情。她為什麼不喜歡呢。或者說不是不喜歡,而是在剋制,在壓抑。長久以來的生活慣性造就的這一切。生活首先是承受,而不是奢望。

當然了,初見看這些也覺得枯燥,並不能夠如《理想國》、《瓦爾登湖》等那些偉大著作給她以精神上的從未有過的滿足感。但慢慢的知道了一些事情,她就越來越希望自己能夠對生活有一定的銳感,可以用比較廣闊的目光來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事物,用各種角度從不同的側面來觀察某種情況和某種現象。

人總是渴求靠近生活的真相的。

這種感覺是從張雲起身上得到的。

這時候的張雲起一般在足球場上跑步。

這樣跑步已經快三年了,基本上不曾間斷過。很多人都說這有關於堅持。張雲起卻說這是純粹的快樂。如果跑步帶給人的是痛苦,沒有多少人會去堅持。堅持是短暫性的,是不可靠的,在一些事情上想要收穫一個好結果,熱愛才是好的方式。

這天的清晨,初見在報欄前看報紙。

有國際新聞: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初見還不太懂得這個組織對於未來的中國是何等重要,還不知道這奠定了未來十數年中國經濟的基礎性結構。大學裡研究這方面的教授也未必能。這是視野的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