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十六章 金山

其實學校收繳補課費去路不明的事情,明擺著的,被某些校領導給貪了。

王小凱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一是沒錢繳補課費,二是本身成績就差,正常上課都有點跟不上。對他來說,補課半點鳥毛用沒有,班長天天催他,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給捅了出來,現在事兒已經鬧的很大,傳揚的全校皆知,更叫人感到可笑的是,付出了勞動力卻沒有收穫相應報酬的老師們,也全都是冷眼旁觀,並不怎麼阻止學生們的胡鬧,學生們就不要多說了,義憤填膺。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有一個詞,叫做公共信任成本。

一個群體,一個單位,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公共信任資本。至少我們國家,無論醫院還是學校,都是利他行業,都是為人民服務的,不能夠以掙錢為目的,貪汙一旦公開了出來更難容忍,因為倘若醫學倫理、教育學倫理變成經濟學倫理,就會亂套,衝擊公共信任。

現在火已經燒了起來。

幾個班上的學生聯合起來寫了一封請求信,要求學校公開補課費使用情況,然後號召大家簽名。

王小凱最開始覺著事情有點兒越鬧越大的趨勢,也擔心他這個始作俑者被抓典型,殺雞儆猴,所以挺低調,不敢冒頭,但現在不管學生怎麼私下裡傳揚,學校一直沒個說法,他又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沒個說法,所以也悄摸著參與了進去。

他覺得簽名這事兒有講究。

像他這種成績差的廢物,在學校領導眼裡沒什麼分量,成績好的就不同了,學校的中堅力量,不敢開除,因為會影響升學率,所以真要逼著學校給個說法,就應該讓成績好的或者是班幹部打前站。

初見在上面簽了名。

張雲起沒簽。

他自己一堆事忙不過來,也沒法感同身受,或是義憤填膺不起來。校長王道忠是個什麼樣的玩意兒,他可門兒清。

王小凱就順帶著想讓春蘭簽名。春蘭和初見兩個人,一個是高二年級組第一名,一個是高三年級組第一名,分量自然沒的說。

春蘭的教室在第二教學樓。

這天下午的課間,王小凱來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