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十九章 浮影

站在市裡面的立場上來考慮,出臺專項整治行動,進而把附近街道的商販轉移到夜市裡經營,完成招商,是整個夜市建設運營環節的核心之一。

這件事情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這是90年代,野蠻生長的90年代,市場化改革和勞動力市場的推進,讓老一批工人缺乏競爭力,兩股洪流交匯,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非正規就業群體。這些非正式就業群體包括小商販、流動商販等,他們佔據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而城市規劃,需要將這些小型流動商販納入市區使用控制計劃當中。

建設全市首家大型觀光夜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和疏通佔道經營的問題,改善城市秩序,營造環保、安全的城市環境。更重要的是,能夠將換一個地方打一槍的流動攤販,轉化為穩定長久的就業群體,吸引各地遊客,提振消費,發展旅遊業,搞活經濟,也完全契合了楊家榮推動國營企業改制的大思路。

然而,這項工程的負面影響也並不少。

這年代的城建監察大隊和相關單位並沒有太多流動攤販佔道經營的整治經驗,加上信息傳播效率低,不像後世那樣民眾可以拍視頻製造輿論。因此,這個年代相關單位針對流動攤販的管理,是比較粗暴的,經常發生基層工作人員追著一群攤販滿街跑等現象,給江川市的形象造成了不太好的影響,另一方面,也確實影響到了一些進城賣菜農民的生計。

這些情況張雲起在後世見過很多。

在推動這件事情的時候,他是考慮到這一點的,所以,在方案工作步驟裡面,他明確提出了兩條:

一是在宣傳發動階段,相關負責單位要採取粘貼宣傳標語、印發通告、以及廣播、流動宣傳車巡迴宣傳等各種形式,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廣泛宣傳攤販佔道經營的危害和專項整治的核心意義,向社會展示專項整治方案,印刷發放意見反饋和舉報的聯繫方式,傾聽社會呼聲、聽取群眾意見,爭取群眾支持。

二是在突擊整治階段,責任單位要摸底調查,摸清商販和進城菜農的大致數量,建立專人專門檔案,以政策引導為主,妥善化解管理單位與攤販之間的矛盾。在落實相關政策的時候,不能過分強行抓違規擺攤、取締違規小販區域,要如實披露正規攤販的權利(包括登記和證明),支持替代經營模式等等。針對通告之後依然佔道經營的,應當依法給予警告處罰,對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罰款處罰,嚴禁刁難和粗暴對待執法相對人;不準利用職務便利吃拿卡要;不準庇護違章行為,敷衍了事和推諉扯皮。

這個方案,市裡面是接受的。

既考慮到了打造湘南全省範圍內的頂級觀光夜市,吸引遊客,安置下崗職工,推動消費和經濟發展的大局,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文明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