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十二章 重擊

我國的房改政策是1998年正式出臺的。

為了提高人均住房面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以應對金融危機,當年,國家出臺了《住房商品化取代福利分房制度》。這一政策為住房實物分配製度畫上了終止符,開始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對於商業地產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意義是深遠的。

然而,真正推動中國的商業地產和房地產行業迎來爆發式發展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頂層政策,是分稅制改革政策。

90年代,在分稅制改革之前,許多地方在財政包乾制下過得是很舒服的,但問題是國家很難過,財政預算收入佔全國財政預算總收入比重越來越低,國家變得越來越窮,國家財政整體也越來越窮,不利於推進改革和宏觀調控。

道理很簡單,一旦涉及到經濟改革,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國家需要有足夠的財力去補償,才能保障改革的推行。比如國企改革後的職工安置、退伍軍人轉業等。更不要說縮小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異的巨量財政投入,以及義務教育的基本保障。

基於這一背景,94年國家推出了分稅制改革,一下子上面有錢了,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那就是地方上又窮了,導致地方上的事權和財權嚴重不匹配,地方上事兒多了,辦事兒的錢卻少了。

這樣子下去也不行。

俗話說手裡沒把米,叫雞都不來。

地方上需要財政收入來推動大規模基礎建設,因此地方上為了努力增加稅收規模,圍繞土地出讓和開發,開闢了“土地財政”。

土地財政的誕生,在最核心的財權層面上奠定商業地產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核心基礎。

分稅制改革政策是1994年推出的。

那一年,被稱之為中國商業地產元年。

當然,早在94年以前,就有膽識過人的草莽扎進這一行業裡遇雨化龍。

1993年的春天,有一個在後世問鼎中國首富的河南男人,通過他的老闆向銀行貸款2000萬元,然後用這2000萬元貸款收購了一家國營鐵絲廠,那個男人註冊的一家房地產公司因此而成功的拿到了國營鐵絲200畝土地紅線圖,他的公司再拿這200畝土地紅線圖,向銀行貸款2000萬元,搞商業地產和房地產開發。

空手套白狼!

這樣的套路,早在1992年就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上演了。

只是那時候懂得這類套路的人,多是在商業領域出類拔萃的人物。

高山算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嗎?

在江川這塊地界上,他應該是算的。

至少在商業地產領域,他採取同樣的高槓杆空手套白狼模式,聲名鵲起於江川。

90年代中期,江川這樣的三線城市,房地產還不大行,但商業地產領域已經具備了較好的發展空間,北門街商業城、鳳凰臺娛樂中心、福來森大酒店等等均由高山的凰城集團進行操盤開發的。這些項目有兩個核心特點,一是極高極恐怖的槓桿,二是一路砸錢開道,打通後續土地購買各類手續和相關商業建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