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十八章 心話

張雲起出來時,已是下午。

胡憲峋問了很多問題,他全如實說了。

比如紅星電子廠的那一把大火,那一把大火不知道摧毀了多少個職工家庭。張雲起親眼目睹了那幅慘烈的畫面,當時通過和高山的溝通,很確信是人為的,但是一直沒有結果,為什麼沒有結果是明擺著的。

至於拉郎配的江川電子電工行業資產重組聯動方案,問題則更為複雜,涉及到了四家國有企業,相關主管部門,銀行,市國投,凰城集團和空殼外資企業等等等等,而且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沒袁慶森和楊家榮這兩個1號和2號其中的一個主導,動不了,所以市裡面的水就更深了,但是不管招數再怎麼眼花繚亂,涉及的人物再多,萬變不離其宗,核心目的還是騰出核心區域的工業用地。

騰地其實不是問題,張雲起搞出來的“江川模式”也是為了騰地,然後再謀求更大的發展,問題是江川電子電工行業資產重組聯動方案騰出來的地不是國資的,搞開發不走招拍掛,直接從破產重組入手套地皮,並且由重組主體森海集團而不是凰城集團以各種優惠政策改變土地性質,裡面就會產生巨大的利益鏈條。

先不講套地皮的巨大收益,單單說更改土地性質的事兒,後世湘南地區一畝耕地年租金也就三百塊錢到一千塊錢之間,然而一旦變更為了建設用地,一畝地的價格動輒就是幾個億,更不要說價值更為恐怖的商住用地。

胡憲峋突然關心起這些,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但是張雲起絕對不相信這個剛剛封疆湘南的老人沒有收到過這方面的資料,另外,紀重應該把那份原森海集團的董事長趙世明的情人的相關材料,給到了胡憲峋,胡憲峋也親自去了一趟江川。這個老人,大概率已經方方面面掌握了江川地底下湧動的各種暗流。

這些事不再是他張雲起能夠決定得了的。

這是袁慶森和楊家榮之間的問題。裁判則是胡憲峋。

走出胡憲峋的辦公小樓以後,張雲起直接給老熟人林詩予打了一通電話。

本來是表達一下感謝,順帶約頓飯,沒想到林詩予把胡憲峋去江川和在云溪村發生的一切都告知了他,說你最應該感謝的是你老家人。

聽完以後,張雲起站在暮春的陽光下沉默了很久。他真的沒有想到,扭轉這一切的,讓他走出來的,不是他發自內心的嘔心瀝血寫的那篇文章,不是他創造的走在時代前頭的“江川模式”和“云溪經驗”,不是趙世明情人交代的關於江川的方方面面的材料,而是云溪村那塊土地上的樸素的家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