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八十四章 少年中國(求訂閱月票)

陸豐笑呵呵地說道:“大企業家都謙遜,但年輕大企業家,還是應該高調些的嘛。對了,聽說張總剛剛參加完高考?”

張雲起點頭:“對,我高考志願填報的就是咱們裡津的湘南大學。”

陸豐興致更高了起來:“這好呀,看來你和咱們裡津還是很有緣分的,以後市裡的經濟發展,還需要你這種敢闖敢拼又有想法的年輕企業家多貢獻一些力量。”

雙方寒暄談笑之間,楊瑾給對方分發了聯合時代

副市長趙勳簡單主持了一下會議。

這是雙方的第一次見面。

雙方之間具體怎麼合作,合作的內容是什麼,目前都沒有一個準數,屬於聯姻的互相瞭解階段。

會議的流程很簡單。

趙勳主持完會議後,對裡津市的情況做了一個介紹。

前世唸完書後,張雲起一直在裡津市工作和定居,住了二十多年,過了小半的人生,裡津算是他的第二家鄉,對這塊土地的民生、消費和重要產業,以及經濟層面上的結構性矛盾,土地運作和投融資聯動的深層次問題,他是知之甚深的。

當然,他在江川市可以指手畫腳,就國營企業改制和農村土地改革等核心問題上,給楊家榮提各種各樣建議,以規避或者延緩時代發展的弊病,但那是在極大的信任和做出成績之後的事情。

在裡津市嘛,現在他只是客人。

趙勳說完以後,楊瑾介紹了聯合時代旗下的聯盛集團、聯眾公司和張記餐飲,她重點介紹了愛華電子公司,尤其是把張雲起規劃的月產十萬臺的大型vCd影碟機生產基地項目做了全面詳盡的介紹。

初來乍到,聯合時代以後還要在這塊地界上發展壯大,有必要讓對方清楚聯合時代的牛逼。

哪怕吹出來的牛逼,也得牛逼。

楊瑾做了介紹後,陸豐問道:“張總,愛華電子目前在裡津有什麼規劃嗎?”

張雲起說道:“愛華電子已經成立了快半年,樣機也出來了,現在正在試生產階段,下一步的重點工作主要有渠道搭建、營銷推廣這些市場運作層面的工作,這次來裡津,我們主要是準備把愛華電子的運營中心放在裡津市。”

陸豐點了點頭,問道:“張總,你們那個月產十萬臺影碟機的大型生產基地,還沒有在江川市落地對吧?”

“是的。”張雲起笑了笑。陸豐已經抓住了關鍵,相較於什麼運營中心,還是大型生產基地對他的吸引力更強。

因為這類大型規模化工業生產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是顯著的,能夠帶來增值稅和其他稅收,還可以創造大量就業。

另一方面,工業生產率提升空間大、學習效應強,既能幫助本地實現現代化,也能帶動服務業的發展,拉動商住用地價格上漲。

再者就是,工業生產上下游鏈條長,產業集聚和規模經濟效果顯著,如果能發展出特色產業集群,如江川市聯盛集團在龍灣鎮打造的大型食品生產加工產業園區,這也就有了長久的競爭優勢和穩定的稅收來源。

陸豐倒是一點都不避諱,直接問道:“江川那邊給你們開了什麼條件?”

張雲起笑著看了眼楊瑾。

旁邊的楊瑾心領神會,立即說道:“陸市長,江川那邊會規劃600畝工業工地給到愛華電子,600畝土地出讓金市裡收繳後,會以產業基金形式全額補貼給愛華電子,稅收方面,開的條件是三免三減半。當然,還有一系列人才和金融方面的支持,另外,江川市國投很有興趣入股愛華電子,我們還在考慮當中。”

陸豐聽得有些動容了。

600畝工業用地免費送,稅收三免三減半,江川市全資控股市國投還要入股愛華電子,這是要把江川和一家成立不到半年連產品都還沒有上市的民企,徹底綁定在一臺戰車上。

楊家榮太激進了!

為了愛華電子的大型生產基地,他真是不惜一切下血本。

然而,陸豐也知道,至少到目前為止,楊家榮押寶張雲起這個青年,一直是成功的,給他在湘南地區賺下了偌大名聲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