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十八章 你認識多少個妹妹(求月票訂閱)

張雲起的事在系裡已傳得沸沸揚揚。

 

叫人奇怪的是,學校卻在這個時候當起了縮頭烏龜,一直沒有發表對這樁事情的處理聲明,似乎特別想用時間來息事寧人。

 

當事人袁野躺在醫院裡,他一條手被打斷了,一身都是傷,想起會議室裡的那一幕,到現在他還有些心有餘悸,隨之而來的就是屈辱和恨意,他心裡反覆地想著這次必須對張雲起嚴加處理,要不然這輩子他就不要想在湘大抬起頭了!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和他想象的南轅北轍。就在當天,學校自上而下傳遞下來方方面面的壓力,讓袁野民事調解,意思就是這事兒就這麼算了,張雲起把他打了也就打了。

 

在湘大,他畢竟也算得上是個官兒,有那麼點兒小前途,雖然這點小前途全掌握在學校上面,但是比起那些當老師的強多了。

 

打個比方,湘大中文系裡的那些頑固不化的老學究,在學校裡面整一輩子就躺在初唐四傑、李杜乃至唐宋八大家諸人懷裡吃奶,古人的奶水,到了現在,營養不一定那麼足,就跟鹹菜一樣,維生素含量肯定不如新鮮蔬菜,但是那些個老學究執迷不悟地吃,吃飽了含一口還要餵給女大學生。

 

這有什麼意思呢?

 

拋去理想主義,從現實的角度出發,那些個教授整天研究唐玄宗的扒灰情節,研究李白在寫“雲想衣裳花想容”時有沒有意淫,就這麼一輩子跟古人辛苦的過招,成果就是確實能在刊物上發表文章,能評上教授,能體面的吃飯,但既然最終是為了吃飯,何必走這麼苦逼的彎路呢?

 

袁野這種學校裡搞行政的就不一樣了。

 

學問少做,成績更大,項目容易拿,經費容易搞,獎項容易得,在學術會議上容易受到更多人的尊重,在媒體上更容易出人頭地。如果不往專家教授領域硬擠,在校團委混個幾年,他隨時都有可能去下面掛職一個副縣長之類的職務。總結一句話,在90年代的大學裡面,職稱不如官位,搞學術不如搞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