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二十章 道(求月票求訂閱)

這時,校園裡忽然響起了鈴聲。

張雲起抬手看了眼時間,已是凌晨。

沒過一會兒,逸夫樓的樓道口出現了好些保安,他們一間間教室走過去。

有些學生看見保安來了,很自覺的收拾東西,保安就在門口等著關燈鎖門。

有些學生卻特別不自覺,看書看的忘乎所以,無奈的保安們只好從教室裡把他們一個一個趕出來,趕完這個教室後,又要去另一個教室趕,就像是貓抓老鼠。

還有些學生更加瘋狂,星期天,凌晨12點半了,就算是被保安從教室裡趕出來,但還是要抱著書在走廊上找個位置繼續學習,保安巡邏的時候,看見了,也拿這些廢寢忘食搞學習的學生一點辦法都沒有,甚至是已經習以為常了。

張雲起看到這一幕,有些動容。

江汝勤卻是什麼也沒有說,從逸夫樓下來後,來到湘大正中心的東方紅廣場,他忽然像拉家常似的問道:「你剛剛軍訓結束,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

張雲起想了想,望著前方的雕像說道:「那段時間太陽太曬了,每次軍訓下訓的時候,很多學生都跑到他老人家的雕像

江汝勤那張皺紋交錯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他抬眼望向東方紅廣場正中央的巨大雕像,慢慢說道:「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但這是錯誤的,有些湧動在中國人民身體內的力量,跨越五千年,永在。」

張雲起沒有作聲。

江汝勤又說道:「走吧。」

一老一少穿過東方紅廣場,兩人極少說上幾句話,大多數時候都是沉默的,但是那一路上,他們遇到了邊走路邊看書的學生,遇到了坐在街燈下邊啃饅頭邊看書的學生,不是一個兩個,是一大群人。這群人在奮鬥,在無聲的暗夜裡試圖點燃星辰大海。

張雲起感受到了一股無聲的力量。

江汝勤卻依然什麼也沒有跟他說。

他跟著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走過了化工院,生物樓,最後沿著嶽麓山穿過吹香亭,最後抵達了終點,千年學府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湘南大學的二級學院,、中國書院研究中心和中國軟實力文化研究中心等,這裡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本科專業只有一個,一共80名教師,級別最低的都是博導,還是相當厲害的。

一般而言,嶽麓書院下午6點閉館,或許是打過招呼,得知校長江汝勤要來,書院大門是開著的,並且留了燈。

江汝勤帶著張雲起自赫曦臺入,到了大門,他站在深深庭院前,抬頭仰視著那副穿越時空、名震天下的嶽麓書院大門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

張雲起的目光卻被大門門廳處的另外一副長聯吸引了。

長聯是由著名古代文學專家馬積高撰,著名書畫家曾曉滸書。

聯雲:「治無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觀四海潮流,千秋講院;學有因革,通變為雄,試忖度朱張意氣,毛蔡風神。」

在張雲起看來,這大概可以看成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解釋聯——朱張意氣,毛蔡風神。這八個字,概括了「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所有榮光!

南宋孝宗乾道

三年,也就是公元1167年9月8日的那天,37歲的朱熹從湘江碼頭登岸,拜訪34歲的嶽麓書院主教張栻。接下來兩個多月,朱張二人的聚會,把嶽麓書院推向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

至於毛蔡風神,是不需要解釋的。

張雲起打量長聯的時候,江汝勤的目光盯著「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八個字有些出神了。在明亮的月光下,清俊山色與古樸厚重的門庭,襯得這個老人矮小的身影竟有些格外的儒雅。

兩人只是稍作停留,過了會兒,張雲起跟著江汝勤穿過嶽麓書院二門,來到專祀至聖先師孔子的文廟。

在古代,嶽麓書院擁有跟官辦學宮一樣獨立完整的文廟,在全國書院當中,都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