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 作品

第四十三章 齊人之福

張雲起是很難不激動的。

江汝勤說的也並沒有錯,對於張雲起來說,這將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這次過會的四大文件張雲起醞釀已久,涉及到湘南地區的農村土地改革、城鄉要素對接平臺搭建、城市工業土地改革,金融側的投融資改革進而推動愛華電子與省裡、江川三方合資打造新興產業基地的事情,他主筆了代擬稿,聯合裡津和江川市政府,兩個市裡層面各級業務對口單位,以及省國有資產總公司等國資平臺,文件分批向省裡提請審議過會,但能夠全部通過,著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因為這裡面每一份文件的背後,牽扯到的將是湘南地區6395萬人民的生活。

權且拿四大文件當中的《關於推進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的試點意見(試行)》舉例吧,這份文件是在湘南大密劉民生的指示下,聯盛集團聯合農業廳向省裡提請審議的,它的審議過會,意味著自1979年在小崗村發起的農村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制改革之後,時隔16年,湘南地區第二次從土地的骨骼上下手術刀,開始大範圍試點農村三塊地最重要的耕地的權屬改革。

張雲起力主推動這一改革的真正要義,是在改革開放這一大背景下,以應對湘南地區日益增長的農村勞動人口外流,逐年加劇農地撂荒的現象。只有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切割成承包權和經營權,給耕地賦予物權屬性和金融屬性,撂荒閒置的耕地才能快速流動起來,才能吸引社會資本和人才進入農村,大規模流轉土地,將小作坊式的農業生產提振升級為現代化農業經營,從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抗衡湘南地區農村人口外流、農村空心化等逐漸凸顯的問題。

當然,張雲起推動這一政策的落地,也有個人的現實需求。聯盛集團打造大型農業生產基地均需要這一政策背書,才能借道金融槓槓的力量,獲取銀行鉅額貸款,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流轉。

更重要的是,他的終極目標是搭建起全省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網絡,也就是全省城鄉要素對接平臺網絡,一旦掌控了這個平臺網絡,就能夠從底層架構上扼制住整個湘南地區城鄉資源要素流動的通道!到了那個時候,他就能夠按照他的設想去推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動解決後世城鄉發展的諸多弊病。

而《湘南省關於推進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的試點意見(試行)》這份文件,將是這一切的基礎和源頭!

當然,這份文件絕不是靠張雲起一張嘴巴就能夠推動的,他說的再天花亂墜,設想再怎麼具備前瞻性和先進性,如果沒有現實基礎證明這確實是一條在湘南地區行之有效的農村土地改革路徑,也不可能在省裡這一層面上過會。

顯然,自從今年年初胡憲峋上任以來,他花了大半年時間,對「云溪經驗」進行過大量的調查研究。

事實叫他認可張雲起的這條路徑!

江汝勤作為胡憲峋的至交好友,私人經濟顧問,在推動這件事情上,應該也是至關重要的。此刻張雲起看著對面坐著的白髮蒼蒼的老人,講道:「謝謝老師。」

江汝勤擺了擺手:「我跟老胡去了一趟江川,只是據實寫了一份參考報告,沒幫你什麼,也不能幫你什麼,這樣的事情,只能站在現實與事實的角度出發。」

張雲起重新坐會凳子上,在棋盤上跳了一個馬,江汝勤又講道:「下一步準備怎麼做?」

張雲起說道:「業務線太多,下面的很多大事小情我也管顧不到,現在主要盯著愛華電子,眼下愛華電子和省裡市裡合資的事情能夠落地了,倒是去了一塊心病。現在聯盛集團在裡津的項目是個大問題,入了局,遇到事,賠點錢是小,但阻礙了聯盛在省城紮根和擴張步伐,不過如果按照老師

你的說法,人只有跟自己過不去才是真正的人,那我怎麼著都得繼續推進喬口鎮五千畝大型種養殖基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