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失傳工藝

 有人覺得反正合同在手,一切按規矩就行,問題在於規矩本身也有模糊地帶,當遇到傲慢的權力時,講大道理根本無濟於事。

 討要工程款最大的風險在於***更迭,很多時候領導確實很誠懇,竭力推動工程早日完工,分期付款也很爽快;然而工程還沒完,原領導調離了,新領導面對工程商要求付款會是什麼態度,腳趾頭都能猜到……

 前後兩任領導銜接得好還能勉強把事情湊合著收尾,關係惡劣或新領導另有想法,那工程商的日子就難熬了。

 仔細研究公告之後,至少一半工程商對橋西直街城投項目沒了興趣,打消參與競標的念頭。

 然而藍京卻增加補充條款:不參與城投項目競標的工程商,自動失去參與商業項目建設資格!

 這一手玩得狠吶。

 城投項目公開招標後緊隨而來便拍賣兩塊商住小區、美食城等商業開發地皮,開發商固然有權自己指定工程商,前提是必須在城投項目競標清單裡。

 簡單地說就是一句話:不想付出就別想得到。

 尤效飛卻有備而來,之前經藍京指點豁然開朗,與小叔尤主任反覆密議並廣泛調研,毅然做出一個令同行們驚歎“腦子進水”的決定:

 入股衡芳區第五建築公司!

 建築行業都知道它嚴重資不抵債,兩年來若非區正府為保國企牌子定向扶持並勒令銀行提供貸款週轉,肯定無聲無息完蛋了。東閣再虧再爛,畢竟有廠房、設備、土地等固定資產偌大的家底,搞好了尚存翻身機會,區五建有什麼?就塊牌子而已。

 外界所不知道的是,尤效飛帶著條件入股,框架完全借鑑藍京在東閣改制的模式:

 區五建將負債和劣資產打包封閉管理,優質資產與尤效飛的飛翔建築聯營,共同做的項目對半分,誰主導拿來的項目誰得大頭,工人、設備、資金等各歸各,等於東閣的九個車間。

 通過吸收社會資金和局部改制,區五建注入新的活力;而尤效飛就衝著橋西直街的項目!

 公告一出,尤效飛便拿著區五建全套資質證明大搖大擺前去報名,緊接著拉區五建老總跑到區府大院施展慣用的套路:

 請求正府給予扶持。

 車端平和王曉濤對區五建完全無感,漠然說年年扶持到底扶到什麼時候?公開招標又怎麼扶持,總不能說國企多加10分吧?市場只相信硬實力。

 話雖如此,區常委會專門就此事討論後還是暗示伊宮瑜組織專家評標的時候,硬的地方按原則,軟的地方能松則松,家裡孩子再不成器還得適當照顧,非常時期,不讓一家國企倒閉也是正治任務。

 藍京全程沒有參與。

 他只說了一句讓尤效飛心中有底的話:“放心墊資,只要我在衡芳就能保證款項按約定足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