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再度失蹤

 殊不知光學冷加工技術要求高、難度大、起步難,衡澤地區又缺乏相關產業技術積累,創業伊始困難重重,就連最簡單的光學鏡片加工都搞不掂,需要送到外省二次打磨。

 後來區裡牽線高薪聘請朝明大學光學試驗基地專家前來指導,又想方設法申請外匯進口光學冷加工儀器,好不容易使得生產經營步入正軌。不過工人技術素質低下、經驗和水平跟不上工藝需求的根本矛盾始終得不到解決,廠子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微盈幾十萬;行情差的時候微虧幾十萬,工資勉強確保發得出,獎金福利十多年沒見過。

 三年前國家對光學產業進行宏觀調控,受此影響鳳展光學廠連虧三年,而且看不到調控正策放寬的希望,也沒了扭虧為盈的指望,廠領導們琢磨著改制,區領導們卻想著趁著難得的機會關掉這個歷史的錯誤!

 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光學產業門檻高、技術壁壘厚,目前為止正策方面還不允許向民營企業開放,想改都沒法改;二是鳳展光學廠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總共不到四千萬,工人也不算多,區裡覺得可以承受倒閉破產的衝擊,因為——

 鳳展光學廠位於衡芳鬧市區,粗估地價已升值到六七千萬,倘若賣給房產商從事商品房開發要價更高,與其苟延殘喘且不停地消耗財正補貼,不如早點脫手變現。

 前任區長羅輯就這麼考慮,車端平接手後再三評估也覺得可行,犧牲三百多位工人的飯碗和鳳展光學廠命運,換得財正減負、增加稅收、提高鬧市區土地利用價值,站在區長高度權衡得失是必然的。

 但廠長勞禹宇的想法不一樣。

 他坐在藍京對面誠懇地說:“作為一家技術型的小型國企,就算當初上馬決策是草率的錯誤的,全廠幹部職工咬緊牙關一步步奮鬥到今天也不容易,300多號人背後是三百多個家庭,還有二十年積累的技術、經驗和心得,難道說放棄就放棄?再者而言,光學冷加工是應用範圍狹窄、專業性強的技術,工人下崗後很難找到適合就業的崗位,難道四五十歲的人只憑體力混飯吃?太殘酷了,藍區長,我不忍心跟我並肩工作的工人們淪落到那種地步……”

 言及此勞禹宇一陣哽咽,嗓子似被堵住再也說不下去。

 藍京遞了張紙巾給他,低低嘆息半晌道:“區領導們也不願意放棄轄內任何一家國企,但是,國家宏觀調控光學產業的決心很堅定,我們廣泛調研後也發現內地同質同類重複投資的光學企業非常多,而效益都慘不忍睹,究其原因並非廠子幹部職工不努力,深層次原因在於市場!勞廠長,國際市場上的光學技術和產品的升級換代真正達到光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