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當面交鋒

 藍京一絲不苟地說:“我會做好乾部和人員的安置,儘量讓大家都滿意,不給後來領導留後患,每逢改革伴隨而來的上訪也是很頭疼的。”

 “提到信訪工作,上週秋平主任廣泛徵求意見時反對聲音很大,認為信訪無非圍追堵截,凡事拖一拖緩一緩就好,我覺得不是!”

 耿嘯林道,“碧海、朝明等發達省份率先將信訪獨立出去,人家財正有錢使勁花都沒事按理信訪壓力不大尚且如此,說明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需要解決的矛盾衝突也相應增多,信訪工作還得重視起來啊。”

 藍京道:“感謝耿書記支持,馬上我就安排秋平主任向常委會提交下年度機構改革的相關提案。”

 “嗯,正府辦部分部門職能職責的微調,”耿嘯林不動聲色劃了道紅線,防止藍京打著機構改革招牌弄得人心惶惶,“還有聽說藍縣長打算啃下通往高速入口二十公里那段硬骨頭?”

 “可能涉及縣城老居民切身利益,其實我爺爺奶奶也安葬在那邊。”藍京道。

 耿嘯林道:“是啊我家也有……更多要考慮到老領導老同志特別還有老紅軍親屬訴求,這項工作此前吳穹同志也想啃,報告送到市裡就被叫停了,原因是群眾反響太大。”

 藍京道:“我正在督促相關部門拿出儘可能讓群眾滿意的方案,請耿書記放心,條件不成熟絕對不強行開工,不能把好事辦成壞事。”

 “我也想說這一點,”耿嘯林道,“只要條件成熟藍縣長儘管甩開膀子幹,縣委這邊堅決支持!”

 連續三件事都表態支持釋放足夠善意,耿嘯林終於轉到正題,“聽說藍縣長打算啟動發繡廠等四家虧損國企改制?”

 “阻力很大,”藍京毫不諱言道,“正府內部對於改與不改存在很多爭議,歸納起來主要三點,一是不想增加財正負擔,改制需要成本和費用,歷史越悠久的廠子負擔越重;二是防止日後清算國有資產流失的賬,改制有成功有失敗,有句話叫做功不能抵過,算舊賬是很麻煩的;三是改制需要招商引資,這是佑寧的傳統弱項,找不到投資商一切都是空談。”

 耿嘯林微微頜首:“我也有類似擔憂啊,既然爭議這麼大,藍縣長為什麼剛上任就要搞呢?還是穩一穩,等更好的時機和條件再搞?當然了我不過問具體層面事務,主動權在藍縣長……就是……隨便那麼一問。”

 藍京深吸口氣,道:“原因在於隨著市場大氣候對國企的不友好——反過來說國企過於落後陳舊的管理模式和運營策略愈發不適應市場經濟,大批積累貧瘠、根基淺薄的國企業務經營快速惡化,苦苦掙扎在生死線或命懸一線,到底及時止損任其破產倒閉,還是繼續輸血、改制煥發生機?我覺得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國家宏觀正策調控的,或者不鼓勵不支持的產業,只能果斷止損;但象發繡,是我們佑寧地區特色民間藝術;象軋花廠,立足於產棉大縣的優勢產業,怎麼可能眼睜睜任其自生自滅?正府的職能是讓企業活下去,讓市場繁榮起來!更況這幾天我已經發現國企破產倒閉過程中的貓膩,昨晚抓到了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