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寨散人 作品

第章 施正報告

 藍京在大報告裡提出“工業強縣”四字方針,並做了個形象的比喻,說佑寧縣呈“工”字型,說明應該振興工業,等到國企工業紛紛走出困境、私營工廠展露活力,市場活躍起來了、城市發展了、前來投資的社會資金越來越多,我們再大力開發海洋資源,南北都要修路直達海邊,那時佑寧縣就呈“田”字型,說明我們該到了振興鄉村、推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的時候了,所以當前佑寧經濟發展總體思路是:

 大趕快上促進工業騰飛,提質增效打好農業基礎,旅遊、服務雙翼齊飛,有序開發海洋資源。

 藍京指出工業經濟關鍵在於“內修外塑”,內部苦練內功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虧損國企改制、扭虧為盈工作,不要輕言“破產”而想著甩包袱,下崗工人甩給社會,銀行貸款甩給國家,那是輕率的、不負責任的多輸格局,要加大國企經營考核獎勵和問責制度,國企生產經營搞上去了合法合理拿高薪,搞垮了除了引咎辭職還得追究決策和經濟責任;二是捏起拳頭扶持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在充分分析經濟運行前景基礎上引導大企業、大工廠、大集團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實現滿負荷生產運行,同時做好水電氣等能耗監測,幫助企業優化達產達效方案,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資金、原材料、用工等難題;三是推進小企業、產業鏈的整合工作,以軋花廠為例全縣從縣城到鄉鎮數量太多,佈局很不合理,每逢收棉花季節相互抬價、攻訐對手搞得亂七八糟,等到半成品、產成品出來後又相互壓價,外地來採購的還沒說話價格已降到地板上,內耗嚴重所以要進行必要的整合,這方面可以制定完善獎勵辦法,把軋棉、紡織等行業捏起拳頭增上設備、提高產能,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另外還要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前期調研發現一個廠上百號人居然沒一個認識機器設備上的英文,這很可怕同志們,工業不跟世界接軌永遠走不出佑寧,我們要大力開展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和對標活動,通過“頭腦風景”等場景式沉浸式培訓學習也可以說洗腦,不斷更新企業管理人員的理念、知識儲備以及對新事物的認知,不斷提升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水平。

 再談“外塑”,主要是塑造“新佑寧”形象,完善與優化投資環境,讓投資商敢於到佑寧投資,踴躍到佑寧投資。

 藍京說要做到“敢於”並不難,只要讓投資者看到足夠利潤空間,人家也許願意賭;但要做到“踴躍”很難,因為同等優惠扶持正策下,投資者在權衡衡澤與陽澤、書澤等地的時候,會傾向於投資環境更友好、利潤更有保障的城市。

 藍京又說提到投資環境,在座同志們可能覺得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或者不可能做得更好,我就以自己親身體驗為例講兩件事,一是我在佑寧的同學買水果花了12元,隔了兩天我到同一家水果店買同樣的水果同樣的數量,收了我14.5元,為什麼?沒有為什麼,儘管我也是佑寧本地人但在外地時間久了口音略有差異,“宰外地人”的心態昭然;二是我在海邊跟海鮮店老闆、遊艇船主等攀談,全都一口海邊方言,連我這個佑寧縣城的都聽不太懂,外地遊客去了之後怎麼辦?兩件都是很小、同志們覺得習以為常的事,但外地來的投資者碰到後會怎麼想?十多元水果都宰一刀,幾十萬、上百萬工程項目宰多少?吵架又吵不起來,佑寧方言根本聽不懂……同志們不要笑,真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今天在這裡我提一個要求,那就是——大家注意到我說的是普通話,今後凡是公開的、正式的即發新聞稿的會議,以及對外商務、貿易洽談、活動,請同志們一律講普通話!”